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北史

北史

纪传体北朝史书。唐李延寿撰。100卷,包括本纪12卷、列传87卷,序传1卷。延寿字遐龄,祖籍陇西(今甘肃临洮),世居相州(今河南安阳)。官至崇贤馆学士、符玺郎,兼修国史。其父李大师不满南北朝断代诸史重复互牴,欲以编年体汇集诸史为一书,未竟而卒。延寿遂沿父旧稿,依《史记》纪传体例,编撮北朝魏、齐、周、隋四史及诸家野史,经16年,著成此书。撰成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记北朝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至隋恭帝义宁二年(386—618)共233年历史,自北魏以下,以西魏为正统,强调唐与周、隋承继关系。是研究鲜卑拓跋氏(元氏)所建立的北魏、东西魏和宇文氏建立的北周及与鲜卑有密切关系的北齐、隋历史的重要文献。此书前后贯穿,通为一编,较为简洁易读。内容删繁就简,并补充一些新史料。如根据魏澹《魏书》补了西魏三帝纪、西魏诸帝后传,对入关元魏宗室传也增补资料。并根据杂史(小说短书)对东魏孝静帝纪、高昂传、斛律金传等进行补充,使其更为生动真实。李弼等人传后,对西魏、北周的军事制度有较详细记载。《僭伪附庸传》中记述十六国时期匈奴赫连氏夏国、鲜卑慕容氏诸燕国、羌人姚氏后秦、鲜卑乞伏氏西秦、卢水胡沮渠氏北凉等之兴衰。此外,有列传6卷分别记述高丽、百济、新罗、勿吉、奚、契丹、室韦、豆莫娄、地豆干、乌洛侯、流求、倭;蛮、僚、林邑、赤土、真腊、婆利、丹丹、盘盘;氐、吐谷浑、乙弗勿敌、契翰、可兰、女王国;宕昌、邓至、赫羊、白兰、党项、附国、稽胡、西域鄯善、且末、于阗、蒲山、悉居半、权於摩、渠莎、车师、高昌、且弥、焉耆、龟兹、姑默、温宿、尉头、乌孙、疏勒、悦般、者至拔、迷密、悉万斤、忸密、破洛那、粟特、波斯、伏卢尼、色知显、伽色尼、薄知、牟知、阿弗太汗、呼似密、诺色波罗、早伽至、伽不单,者舌、伽倍、折薛莫孙等;蠕蠕(柔然)、匈奴宇文莫槐、徒何段就六眷、高车等;突厥、铁勒等等的情况,为研究南北朝民族史的珍贵资料。有明北监本、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百衲本等,1974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

猜你喜欢

  • 李承祯

    西夏宗室。党项羌族。越王李仁友孙,襄宗※李安全世子。夏应天四年(1209),蒙古成吉思汗率大军攻入西夏,襄宗安全遣其为主帅,以大都督府令公高逸副之,督兵5万御之,大败,高逸被擒杀。皇建二年(1211)

  • 盖色

    西藏珞巴族苏龙为奴隶主所服徭役之一。珞巴语苏龙方言音译,意为“有酬劳”。专指为主人饲养猪的人役。一般由主人派给大、小母猪若干头让苏龙户独自饲养,各头产子允许一次性的留一小猪作酬劳,其余均属主人所有。猪

  • 贻谷

    ?—1926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姓乌雅氏。字蔼人(仁)。光绪元年(1875)举人,十八年(1892)进士,累官内阁学士。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时,扈从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到西安,任兵部

  • 茶马司

    宋、明、清三朝专司管理与甘、青、藏等地民族进行茶马交易的机构。宋初,因战争频繁,亟需战骑,遣人于四川买茶,运至原州(今甘肃镇原县)、渭州(今甘肃平凉)、德顺(今宁夏隆德县)三郡易马。买茶易马,原分属买

  • 玛罕木特

    18世纪初新疆喀什噶尔(今喀什)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一译阿哈玛特、木墨特、艾赫麦德。维吾尔族。※阿帕克和卓孙,雅雅和卓第三子。康熙三十四(1695),阿帕克死,妻哈努姆帕夏谋将王权交亲生子玛哈氐,杀雅

  • 契丹南枢密院

    见“汉人枢密院”(618页)。

  • 玉保

    ?—1757清朝大臣。蒙古镶白旗人。乌梁海济勒门氏。初任理藩院笔帖式,累迁郎中。乾隆三年(1738),升侍郎。八年(1743)、十二年(1747),二次率准噶尔使者入藏熬茶礼佛。十六年(1751),迁

  • 松噶

    清代西藏地方官员。又称阿松。藏族。后藏人。※颇罗鼐祖父。因其兄达吉随青海和硕特蒙古固始汗击败藏巴汗有功,以荫被委任为香地方南木林官员。抵制后藏谋反者,旋任白郎县官员。顺治(1644—1661)年间平定

  • 热咙桥

    今名聂鲁桥。位于西藏绒辖地区之中印边界。桥西岸有清道光六年(1826)所立石质界碑一块,上刻汉藏两种文字,记载立碑经过。

  • 阿里答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阿里答为※乙室部下之一石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