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察里
“察里”,契丹语。是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属※涅刺部。
“察里”,契丹语。是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属※涅刺部。
①蒙古语音译。又作“得木齐”,意为“监督官”、“检察官”、“保管人”等。在准噶尔,为鄂拓克官员。管理40户至100—200户不等。佐※达鲁噶管理鄂拓克事务,有下达命令、征收租税、保护民生、介绍婚姻等责
即“梁水”(2125页)。
?—1530明代蒙古朵颜卫首领。一作和通。成吉思汗部将※者勒篾(折里麦、济拉玛)后裔,朵颜卫都督阿儿乞蛮曾孙,打卜忽子,弘治十八年(1505),达延汗东进,朵颜卫被残,父不久去世。正德二年(1507)
1711—1781清代左部哈萨克(鄂尔图玉兹)汗。原名艾布勒莽苏尔。祖阿不拉依、父瓦里世为土尔克斯坦城(前苏联哈萨克共和国南哈萨克斯坦州境内)苏勒坦(苏丹)。15岁时因积极参加反对准噶尔贵族斗争,遂获
蒙古国大汗春季行宫。又译伽坚茶寒殿,揭揭察哈殿,意为“明亮白色殿”。位于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北70里。太宗九年(1237)营建于揭揭察哈译(今察罕泊)南,以湖命名,又名扫邻城。春季,诸汗驻跸于此,
清军抗击浩罕侵略军的一次战役。道光十年(1830)八月,浩罕封建主裹胁玉素普和卓,引兵自乌帕拉特、喀浪圭、明约洛等卡伦入侵,进围喀什噶尔(今喀什)和英吉沙尔。复分兵谋攻叶尔羌(今莎车)。时叶尔羌守军仅
见“秃发利鹿孤”(1084页)。
1903—1975国民党军阀。字子香。甘肃临夏人。回族。马麒之子。早年入青海军官训练团,1920年任宁海边防军十五营营长,因随马麟多次镇压青海藏族起义,升为暂编第二十三师七十七旅旅长。1931年参加青
书名。蒙古医药学著作。十九世纪内蒙古阿拉善旗医师高世格亲著。蒙文。61页。木刻本。书中记载临证各科疾病常用的方剂和单方、验方。药名均以藏、蒙、汉、满文对照。
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民起义首领之一。参见“张秀眉”(1180页)、“咸同起义”(16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