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南平僚

南平僚

僚人的一支。唐宋时南平地区僚人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又称板楯七姓蛮、※渝州蛮。相传为※賨民(或板楯蛮)之后裔。分布在今四川巴县东南,南川一带。有部众4千余户。南朝陈祯明年间(587—589),渠帅宁猛力为宁越太守。陈亡,不入朝。猛力卒,子宁长真袭刺史。宁氏世为南平渠帅。隋初,宁长真出兵助隋炀帝攻林邑,又率部众数千从隋征辽东。炀帝召为鸿胪卿,授安抚大使。隋乱,以其地附萧铣。唐武德(618—626)初,宁长真以宁越(今广西钦州东北、钦江西北岸)、郁林(今广西贵县东南郁江南岸)之地降唐,封钦州都督。族人宁纯为廉州刺史,宁道明为南越州刺史。武德六年(623),宁长真献大珠。宁道明据南越州反,攻姜州(今广西灵山县南),宁纯以兵援之。九年,长真死,子宁据袭刺史。贞观三年(629),其首领剑荔王朱氏遣使内附,唐以其地隶渝州。宋治平(1064-1067)中,熟夷李光吉、王衮、梁承秀三族据其地,各有众数千家。杀不服从的汉户,没收其田土。熙宁三年(1070),宋遣将平定三族。以土人王才进为巡检,执掌当地事。才进死,部落无统,遂建南平军(治今四川綦江南东溪附近,后移治南川)。其地多瘴疠、毒草、沙虱、蝮蛇。其民居干栏,妇女着通裙,发髻垂于后,用竹筒3寸斜穿其耳以为饰。富贵者饰以珠。男服左衽,露发,跣足。婚俗因女多于男,女先以货求男,贫无以嫁者,则卖为婢。其后裔分别与汉、壮、侗、布依、仡佬或苗瑶族系融合。

猜你喜欢

  • 南诏奉圣乐

    唐代南诏国著名乐舞。异牟寻在位时(779—808)编创,经西川节度使韦皋改编。贞元十六年(800年),献给唐德宗,曾在长安皇宫麟德殿内演出,后被列为唐代14部乐舞之一。据文献记载,舞蹈者穿南诏衣,戴黑

  • 来三兀儿

    见“哈不慎台吉”(1642页)。

  • 新疆巡抚

    清代官名。光绪十年(1884),新疆置省,户部奏请添设新疆巡抚、布政使各一人。诏授刘锦棠任巡抚,魏光焘为布政使,是为设置之始。驻衙迪化(今乌鲁木齐)。辖镇迪道、阿克苏道、喀什噶尔道、伊塔道及其所属府、

  • 满洲里界约

    中俄边界条约。亦称《齐齐哈尔界约》。清宣统三年(1911)十一月初一(12月20日),中国黑龙江巡抚周树模与俄国大臣普季诺夫少将在齐齐哈尔签订。界约规定:陆路边界满洲里站全城均属中国,水路边界从旧约仍

  • 高方

    宋代云南大理国开国大臣。白族。其先世在唐开元(713—741)时与段氏等12姓同被南诏王迁居于10睑(即10州,在今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五代后晋(936—946)初,任善巨郡(今云南永胜)守,素与※

  • 刘猛

    ?—272晋代匈奴首领。因先祖为汉室外甥,故以刘为姓。南单于苗裔,右贤王※去卑之后。居并州(治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嗣为北部帅(又作中部帅、右贤王、单于)。武帝泰始七年(271)正月,举众反晋,遁出塞,

  • 达鲁虢

    见“达卢骨部”(731页)。

  • 郁成

    西域古地名。见《史记·大宛列传》。大宛拒绝汉武帝以千金及金马易贰师城善马,并令其东边郁成遮攻杀汉使,取其财物。汉李广利伐大宛,遣上官桀攻破郁成,其王逃往康居。康居将郁成王缚送汉军。《元史·西北地附录》

  • 甘青宁地区第一次羌民大起义

    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汉遣王弘发金城、陇西、汉阳羌征西域。羌人惧运屯不还,行至酒泉叛散。汉出兵截击,或覆其庐落。于是湟中勒姐、当煎等羌起兵反抗,陇西塞外先零羌别部首领※滇零与钟羌攻陇西,阻塞陇道

  • 不剌

    见“普剌”(22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