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却英多吉

却英多吉

1604—1674

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黑帽系十世活佛。又作噶玛巴·却英多吉。藏族。生于青海果洛堪希塘。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被迎入寺院学经。次年,举行戴冠典礼,随巴卧祖拉嘉措在拉钦寺受戒,得阅甘珠尔及丹珠尔经,12年间均在粗浦寺学经。其间曾数遣使贡明于,并到蒙古地区传教。四十六年(1618)藏巴汗彭措南杰确立对卫藏的统治后,曾给彭措南杰一方印信,承认其统治。并应邀访问拉萨。藏巴汗死后,又应藏巴汗妻子请,前往桑主则(即日喀则),主持丧礼,访问拉萨大昭寺。建造了迪洛巴、那若巴、玛尔巴及弥拉日巴等噶举巴派大师人物像,并先后朝拜桑耶寺、萨迦寺、腾格里湖等名寺圣地。对藏巴汗丹迥旺波(嘉错南杰之子)与格鲁派的斗争表示厌烦,不介入,反对藏巴汗用兵。崇祯十五年(1642),藏巴汗被支持格鲁派之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俘杀,藏巴汗地方政权覆亡,格鲁派得势后,被五世达赖指责参予反对格鲁派,驻地遭固始汗军攻击,许多人被杀,其宗教地位受到冲击,遂避居不丹东北部的库堆地方,后转道赴云南丽江达耶冈寺。在该地停留三年。受到木土司王室的欢迎。后又去果洛,康区,再返丽江。清康熙十二年(1673),返拉萨,在布达拉宫与五世达赖相会。旋归粗浦寺。次年,圆寂。

猜你喜欢

  • 爱猷识理达腊五投下部民暴动

    元代蒙古族人民反抗活动之一。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在全国风起云涌的红巾军大起义影响下,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所属五投下领地发生暴动,元廷派遣翰林学士承旨阔怯前往镇压,暴动失败。

  • 禄万福

    ?—1728清代乌蒙军民府土舍。彝族。雍正四年(1726),随父※禄鼎坤起兵反抗清廷的改土归流政策。云贵总督鄂尔泰调兵镇压,被招降。六年(1728),请求回家乡鲁甸治产业。见清军总兵刘起元部军律不肃,

  • 朔漠方略

    见“亲征平定朔漠方略”(1718页)。

  • 杨奇鲲

    ?—883?唐代南诏诗人。又作杨奇混、杨奇肱。白蛮(白族先民)。南诏大厘睑(今云南大理喜洲)人。任南诏王隆舜之布燮(清平官之一)。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南诏与唐朝和亲,奉王命至成都迎接唐安化长公主

  • 史大奈

    ?—638唐朝突厥族将领。又作史大柰。阿史那氏。原任西突厥特勤。隋大业七年(611),随西突厥泥撅处罗可汗投隋。次年,从炀帝征高丽,以功授金紫光禄大夫。闻李渊起兵太原,率部归附,与柴绍联兵大败隋将桑显

  • 顺宁雄摩布朗族起义

    明宣德二年(1427)二月,雄摩等十五寨布朗族因不堪官府和土官的欺压和征索,聚众起义,杀顺宁(今云南凤庆)十夫长阿茂等并土兵80人。清廷发云南官军、大侯等4长官司及顺宁、鹤庆2府土兵,委都督同知沐昂等

  • 朵甘卫都指挥使司

    明代藏区官署名。洪武七年(1374)七月,由卫指挥使司升置,辖地范围仍旧,即今甘、青、川广大藏区。按明初建置例,设都指挥使2员、正二品;都指挥同知2员,从二品;都指挥佥事4员,正三品。因地处边疆少数民

  • 杨邦宪

    宋末元初播州领主。播州(今贵州桐梓西南)人。西南溪峒少数民族大姓豪富。“播州杨氏”之后裔。宋德祐元年(1275)四月,加知播州并复州团练使。同年,元世祖封其为播州安抚使,世有其地。至元二十一年(128

  • 鄂木佈

    ?—1653清初蒙古王公。四子部落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七世孙。诺颜泰第三子。号布库台吉。与兄僧格、索诺木、弟伊尔扎布4人分牧而处,遂称本部为四子部落。天聪七年(1633)

  • 伯德部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闸撒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其中三宫设有闸撒。伯德部为辽太宗※永兴宫下之一闸撒。又,天祚帝※永昌宫下一※抹里名“勃得本”,疑与此为同一语词。※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