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呼和浩特清真大寺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寺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旧城北门外。相传建于明初。实建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经乾隆、同治、光绪、民国年间多次重修和扩建。占地4000平方米。寺正门除阿拉伯文题名外,还悬有光绪十六年(1890)新制“清真大寺”横匾一块。大殿面阔5间窄深形,可容500余人礼拜。共分4个勾连搭的屋顶。最前面的卷棚上有两座六角攒尖式亭子顶。第二卷棚上则为一座八角形亭子顶,第三重大殿上是一八角形亭子顶。亭子顶之多,国内罕见。寺东南为望月楼,为六棱体,由东门入楼有78级梯道,可盘旋而上顶端之望台和凉亭。楼高约15米,可远眺呼市全城。寺南侧有碑亭1座,存碑7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伊斯兰教协会均设于此。

猜你喜欢

  • 样浦琼哇

    宋代时轮经的传播者。吐蕃人。据《汉藏文书》载,印度时轮经为西藏学者所闻,知苫婆罗国(即香跋拉国)第二代法王白莲法王著有《时轮经》的权威注释,书名《无垢光疏》(成书于公元前177年),颇有盛名,为著名时

  • 搓客谟瓜

    傈僳语音译,即《逃婚调》。傈僳族民间叙事长诗。为傈僳族民间叙事长诗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优秀作品之一。主要叙述旧时代一对自幼由父母包办各自婚嫁、生活痛苦的男女青年,暗中深深相爱;终于海誓山盟,带着谷物

  • 噶桑丹却尼玛

    1898—1959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光绪二十年(1894),罗桑雪智旺秋嘉措圆寂后,隔数年以后被选为转世灵童,即土观呼图克图七世。藏族。今甘肃省古城人。民国元年(1912),因赞诩共和被加封为

  • 南楼

    见“四楼”(552页)。

  • 石鉴

    ?—350十六国时期后赵第六世皇帝。349—350年在位。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人。羯族。※石虎子。后赵延熙元年(333),封代王。父即位后,封义阳公,镇关中,以赋役繁重,肆行非法,凌辱文

  • 恭坦

    ?—1811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贵族。※额墨根乌巴什长子。初随父从渥巴锡汗驻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乾隆三十六年(1771),随渥巴锡汗东返祖邦。次年,袭父爵为札萨克固山巴雅尔图贝子。四十年

  • 抚冥镇

    见“六镇”(328页)。

  • 侬峒

    唐宋时以侬姓壮族为首领或主要居民的洞场称谓。亦称“侬洞”。因地在邕州溪洞(今广西左、右江流域部分、云南文山州及越南北境地带)之间,又多侬姓,故名。北宋广源州、万涯州、七源州、傥犹州、安德州、特磨道、雷

  • 格哷图台吉

    1491—?明代蒙古贵族。一作格哷迪,又称察罕孟克,汉文史籍译作克列兔台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子,古实哈屯生。卒后无嗣,故史称“无守护封地的子孙”。

  • 嫩秃黑

    蒙古语音译。又译“农土”、“讷秃克”,突厥语称“禹儿惕”。《元朝秘史》释为“营盘”。《元史·特薛禅传》:“农土犹言经界也。”指某一社会单位平常游牧的地区,也有“屯营”、“住所”之意。蒙古国建立后,分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