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剌灰

哈剌灰

明代瓦剌之一支。主要居住在哈密地区,与回回、畏兀儿组成哈密三大种族。以射猎为主,兼营畜牧,部众强悍善战。成化年间(1465——1487),哈密为土鲁番攻占后,迁居苦峪城(今甘肃敦煌东北,安西东南)。其首领为千户拜迭力迷失、平章革失帖木儿及舍人迭力迷失虎力等。弘治七年(1494),明廷封拜迭力迷失、革失帖木儿为指挥佥事、迭力迷失虎力为世袭正千户,与都督同知奄克孛剌、回回都督佥事写亦虎仙分领哈剌灰、畏兀儿、回回人。其首领常遣使至明京城朝贡,部属屡受封赐。有的认为他们是伊斯兰化的蒙古人,或谓是信仰佛教之野乜克力部人,被称为哈剌灰,即哈剌辉特。有的认为是阿萨兰回鹘分支、或突厥部落“合剌赤”遗裔。正德、嘉靖(1522—1566)年间,因吐鲁番封建主侵扰,部分迁居甘州边外,从事耕牧和商贩。明末后名称不见于史籍。

猜你喜欢

  • 赛郎巴

    见“东科尔”(512页)。

  • 武灵皇帝

    即“完颜亶”(1147页)。

  • 烛剌赤

    元代蒙古官名。意为“掌灯烛事者”。元大都(今北京)留守司所属仪鸾局下设烛刺赤提领所,掌殿庭灯烛张设之事。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置仪鸾局始设。武宗至大四年(1311),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

  • 八不罕

    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皇后。又译八八罕。蒙古弘吉剌氏。按陈孙威靖王斡留察儿之女。初为晋王也孙铁木儿王妃。泰定元年(1324),册为皇后。致和元年(1328),泰定帝卒,与权臣倒剌沙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

  • 羿语

    史称羿人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仡央语支。是接近消亡的一种语言。使用于我国贵州省毕节县普宜和阴底一带以及四川省古蔺县的腊盘沟一带。清代编修的《毕节县志》中有:“毕节裸裸、茵子、羿子,习俗各异”的

  • 巴颜

    亦作拜颜、巴彦、巴延。满语音译,意为“富裕”、“富翁”。与蒙语“伯颜”同义。可视为一种美称或称号,系于人名之后,表示敬重。享有此称者多具有一定社会地位。清太祖努尔哈赤勋臣额亦都的祖父,被尊为阿凌阿拜颜

  • 韦保

    ?—1454明景泰年间苗民起义首领。四川草塘(今贵州瓮安)人,苗族。景泰三年(1452),与※黄龙等率苗民起义。与贵州臻、剖、五坌等地苗民联合攻播州西坪、黄滩等地屯营。被提督蒋琳、总兵官都督方瑛等镇压

  • 多铎

    1614—1649清初宗室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与※阿济格、※多尔衮为同母兄弟。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父卒,年13,领15牛录,参与立皇太极为汗。为正白旗旗主贝勒。天

  • 阿八

    拉祜语音译。解放前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地区对换工的一种称谓。多出现在农忙季节。换工的形式分两种:一是农民之间人工换人工、不分男女或劳力的强弱;一是地富与农民之间牛工换人工。前者具有传统的互助性质,后者则

  • 宁明

    ?—1042西夏太子。党项羌族,本姓拓跋氏。景宗李元昊子,母野利氏。天资聪颖,知礼好学,性仁慈。好道家学。曾从定仙山道士路修篁学辟谷法,朝夕不懈,元昊深恶之。问其养生与治国之术,以寡欲和不嗜杀人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