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都督佥事
官名。明朝授予归附的少数民族首领的职衔,秩正二品,地位次于土都督及土都督同知,参见“土都督”(66页)。
官名。明朝授予归附的少数民族首领的职衔,秩正二品,地位次于土都督及土都督同知,参见“土都督”(66页)。
山名。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东晋太元十年(385)五月,前秦苻坚被西燕慕容冲击败,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出奔至此。又遭后秦将吴忠围袭,被擒送新平(治今陕西彬县)。
399—421北魏宗室。鲜卑拓跋氏。道武帝※拓跋珪子。天兴六年(403),封阳平王。史称其“聪达有雅操,为宗属所钦重”。泰常五年(420)正月,随兄明元帝拓跋嗣阅兵于东郊,督十二军校阅,因军仪甚威,受
傈僳语音译,亦称“玛甲伯”,意为“为死者指路”。旧时云南怒江等傈僳族祭奠死者的仪式之一。当有人去世时,丧家用猎枪向天空鸣放三枪以报丧,同村寨的人听到枪声便自觉前去帮办丧事。先替死者洗澡、梳头和换新衣服
保安族传统贸易集市。位于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自治县大河家。始自清末。每逢双日进行,故又称“双日集”。届时居民携自产的土特产品等小商品,至集市出售、交换。后贸易范围扩大,逐渐出现白银、鸦片、牲畜、柴草等市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岷州卫叠州,在今甘肃迭部。宣德二年(1427),其族喇嘛喃哈亦失入朝贡马及方物,赐以钞、彩币表里。三年(1428),复来朝贡马,明廷依例赏赐。随同入贡之土官百户扎巴星吉等亦同等受赐。
明正统年间苗民暴动首领之一。参见“苗总牌”(1336页)。
见“柳中”(1575页)。
?—1783清朝大臣。蒙古族·喀喇沁部人。乌梁罕(兀良哈)氏。元臣济拉玛(又作者勒蔑)后裔,多罗贝勒僧衮扎布次子。初名色布腾多尔济,乾隆四年(1739),赐今名。教养于内廷,赐双眼孔雀翎。七年(174
“汉”即汉文之简称;“克塔布”,乃阿拉伯语“经典”、“典籍”之意。为用汉文书写的经典,即伊斯兰教汉文经典著作之总称。因明清之际,回族人大部分已不能阅读阿拉伯文、波斯文的伊斯兰教经典,一些伊斯兰学者遂用
约1244—1278元代著名雕塑、建筑工艺师。尼波罗(今尼泊尔)人。擅长绘画、雕塑及铸金为像。中统元年(1260),世祖命帝师八思巴于吐蕃建黄金塔,被征召至吐蕃受委监其役,周年塔成,遂从帝师受戒,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