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塔吾克勒汗

塔吾克勒汗

?—1598

哈萨克汗。又译泰外库勒汗。※贾尼别克汗曾孙,契晏依汗子。1582—1598年(一说1586—1598)在位。自明万历八年(1580)堂叔伯哈克那札尔汗被塔什干巴巴苏丹所杀后,即与父联合布哈拉可汗阿布多拉二世,共击巴巴苏丹,并取得霍占特城。1582年,父在与巴巴苏丹作战中阵亡,遂继立。即位初,为报父祖之仇,继和布哈拉汗阿布多拉二世订约结盟,屡与巴巴苏丹战。于土耳克斯坦城附近击杀巴巴苏丹,俘其子及部下,并使阿布多拉二世将锡尔河流域的萨乌兰、土耳克斯坦、讹答剌、赛拉姆等城归还之。翌年,与阿布多拉关系破裂,不断发生冲突。后率军攻昔班尼汗国,在塔什干附近大败阿布多拉。二十六年(1598),乘阿布多拉新亡,伊朗沙阿巴斯一世攻打布哈拉汗国之机,率军10万入河中地,占领阿合锡依、安集延、塔什干、撒马尔罕等城,并亲统军8万围困布哈拉,战斗中身负重伤,被迫撤回塔什干,旋卒,兄弟艾斯木汗继位。

猜你喜欢

  • 乌滂守备队

    1926年德王(德穆楚克栋鲁普)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组成的伪蒙古地方武装。实行兵员轮换的义务兵役制。有兵5百余名,每年从察哈尔都统府领取经费4千银元。1934年4月,蒙政会成立后,改编为蒙政会

  • 桑植宣慰司

    元明清时土家族土司。元置,有上、下桑植宣慰司之分。明洪武七年(1374),合二司为一,仍旧称,授向思富为宣慰使。治所位于今湖南桑植县西北。嘉靖至隆庆年间(1522—1572),土司官民曾为御倭做出重要

  • 泸水起义

    清乾隆年间云南傈僳族农民抗清斗争。乾隆十一年(1746),由于不堪忍受清朝官吏和防汛官兵的“恣意凌虐”以及云龙土知州段氏的压榨苛派,云南永昌府腾越厅(今腾冲县)秤戛、排把等寨傈僳族农民在弄更扒、密老五

  • 吐尔逊·穆罕默德

    ?—1627哈萨克贵族。※贾尼别克汗孙,贾勒木速檀(王)子。初称速檀。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从侄艾斯木汗继位后,与布哈拉和撒马尔罕统治者签订和约,规定塔什干及其周围地区240年内归哈萨克汗国管辖

  • 阿悉结泥熟部

    见“阿悉结”(1216页)。

  • 雅库特

    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部分鄂温克人的他称。1957年根据本民族意愿,与索伦、通古斯恢复鄂温克自称。居内蒙古额尔古纳左旗境内的额尔古纳河畔。在3支鄂温克人中,其人数最少。以驯鹿为乘载的交通工具,故又

  • 马盂山

    辽代山名。属上京道。即今内蒙古喀喇沁旗南马鞍山(一说为宁城县与平泉县交界处的山脉,或泛指宁城县以西一段南北走向的山脉。)为契丹民族发祥地。“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今西辽河上游老哈河)而东,

  • 游悲

    纳西族流传的口头叙事长诗。为纳西族民间脍炙人口的作品。它描写一对青年男女因不堪忍受封建社会礼教的束缚,断然走上“玉龙游翠国”(玉龙第三国)殉情的动人故事。表现了纳西族人民对旧社会及封建婚姻制度的强烈控

  • 牂牁

    见“牂柯”(1960页)。

  • 达牟欧

    见“且卜拉”(5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