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夏琼寺

夏琼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夏群寺、夏冲寺、沙冲寺等。在青海化隆县。因该寺后山崖形如展翅之鹫鸟,故名。始建于元至正九年(1349),为青海最古老寺院之一。创建者为宗喀巴启蒙老师曲结顿珠仁钦,俗称曲结多仁波旦。为宗喀巴早年学经之地,被称为格鲁派之源。早期建筑有大护法殿、大神殿等。明洪武十八年(1385),顿珠仁钦圆寂,其灵骨存寺内灵塔中,并建灵塔殿。万历十一年(1583),三世达赖索南嘉措应邀赴内蒙,途经该寺,赐金将该塔改为镏金铜塔。18世纪初,七世达赖格桑嘉措赐金铺盖灵塔殿金顶。另有文殊殿等。天启三年(1623),该寺法台强巴林巴·丹巴仁钦创建显宗学院。清乾隆十二年(1747),拉萨下密院高僧曼仁巴阿旺扎西建密宗学院;五十八年(1793),第三世西纳活佛崔臣达吉建医明学院,嘉庆七年(1802)改时轮学院。寺内原有大小建筑群27处,佛殿、僧舍共2000余间,有“文殊修行洞”、“弥勒望河”塑像等古迹。盛时有僧3000人,大小活佛拉让25座,以德央仓、贝斯仓、堪布仓和夏玛尔仓,为著名四大活佛。此寺屡出名僧,闻于藏区,甚受清朝重视。乾隆五十三年(1788),赐此寺汉、藏、蒙、满四体文字之“法净寺”紫匾,自此,每年拨专款供养。此寺初建时为噶丹派,后成为格鲁派寺院,采用色拉寺教程,属色拉寺系统。乾隆三十七年(1772),三世却藏阿旺图登旺秋任该寺第39任总法台,建大经堂。自此,历辈却藏活佛为该寺寺主,成为佑宁寺属寺之一。

猜你喜欢

  • 高桢

    金朝大臣。渤海人。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被徙居辽阳(今辽宁辽阳市)。辽太师※高模翰五世孙。少年好学,业进士。辽天庆六年(1116)高永昌在东京(今辽宁辽阳市)起兵反辽时,隶永昌军。及金将斡鲁统兵来讨,进拔沈

  • 班第思奇普

    清朝武官。蒙古镶红旗人。吉勒特氏。父色楞塔布囊为察哈尔宰桑,率众归清。父卒,袭一等梅勒章京。顺治元年(1644),随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镇压农民起义军,加半个前程。三年(1646),随军征义军张献忠。

  • 兀者后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窝集后卫。永乐二年(1404)十月,兀者首领义不扎尼等来朝,明廷在其所属之地置此卫,以义不扎尼为指挥同知,罗卜滩咩哥毡为指挥佥事,其地在呼兰河北,小兴安岭以南地区。

  • 伯笃鲁丁

    元朝大臣、诗人。汉姓鲁,字至道。回回人。先世大食(今阿拉伯)人。至治元年(1321)进士。至元元年(1335),由礼部侍郎迁秘书太监。二年,出任浙东海右肃政廉访副使,曾修复浙东永嘉石门洞书院,告诫诸生

  • 阿史那泥孰

    见“咄陆可汗”(1389页)。

  • 哈儿速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洲源流考》作哈尔萨卫。嘉靖(1522—1566)间设。

  • 鹘堤悉补野

    唐代吐蕃王室之姓氏。又译鹘提悉勃野、鹘提勃悉野。藏语音译,意为“光明天界之王”。原为吐蕃王室始祖之名号,后成为吐蕃王室之姓氏。《通典》载:“吐蕃始祖赞普自言天神所生。号鹘堤悉补野,因以为姓。”据《敦煌

  • 阿里海

    见“阿儿孩合撒儿”(1239页)。

  • 萧抱珍

    ?—1166金代道士。为太一教之创始者。卫郡(今河南汲县)人。金熙宗朝,天眷(1138—1140)年间,传太一三元法箓之术,名曰太一教。皇统八年(1148),奉诏进宫,受赐观为“太一万寿”。入元,建太

  • 永宁县

    渤海王国置。为上京龙泉府龙州附郭县,县治故址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县西南渤海镇。辽灭渤海后,其民大部分被迁至今吉林省农安县一带,辽将其与丰水、扶罗县合并,置迁民县统之。渤海大彝震咸和十八年(日本仁明天皇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