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多尔济

多尔济

①(?—1645)清代蒙古王公。阿巴噶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后裔,扬古岱卓哩克图子。号额齐格诺颜。初称阿噜蒙古。隶察哈尔部。后因不堪察哈尔林丹汗侵虐,徙牧漠北克鲁伦河流域依附喀尔喀车臣汗硕垒。天聪二年(1628),与喀喇沁、土默特、鄂尔多斯诸部长击察哈尔部于土默特之赵城。崇德三年(1638),遣台吉绰尔济贡马及貂皮。四年,与同部达尔汗诺颜多尔济归附清朝。五年,遣使贡马。六年,封札萨克多罗卓哩克图郡王,世袭罔替,掌左翼。同年冬,复遣固穆及巴特玛迈济吉贡驼马牛羊。 ②(?—1646)清代蒙古王公。乌珠穆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九世孙,翁衮都喇尔子。初附属察哈尔部,号车臣济农。为避察哈尔林丹汗侵扰,往依喀尔喀车臣汗硕垒。天聪二年(1628),察哈尔被平定后,与硕垒向后金纳贡。崇德二年(1637),率台吉奇塔特等附清。三年二月,率众从征喀尔喀部。六年(1641)正月,遣使献雕鞍和马。同年(一说七年),封札萨克和硕亲王,留车臣号。顺治三年(1646),掌乌珠穆沁左翼(一作右翼)。遣属部达喇海随军征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旋卒。 ③(?—1648)清初大臣。蒙古族。科尔沁兀鲁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天命七年(1622),随父※明安归附努尔哈赤,授备御,尚公主为额驸。天命十一年(1626),从征札鲁特、栋奎、克什克腾诸部和朝鲜,皆有战功。天聪五年(1631),后金始设六部,任刑部承政,专理蒙古事。八年(1634),随皇太极征明,攻大同,受命领中军,大败明总兵曹文诏。崇德二年(1637),授内大臣,参预议政。四年,随郑亲王济尔哈朗攻锦州。六年,随皇太极征明,设伏败明军于杏山。后以明总兵曹变蛟夜犯御营,不能御,被议罪。后进一等梅勒章京。顺治二年(1645),进三等昂邦章京。四年,改任三等总管。五年卒。 ④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号达赖巴图尔。博尔济吉特氏。固始汗占领西藏后,为青海和硕特右翼首领。曾助兄达延鄂齐尔汗管理西藏政务,屡遣使向清廷纳贡。清顺治十一年(1654),固始汗卒,清廷遣官致祭。他派人进京致谢,并请设驿于西宁东以便贡使往返。康熙十四年(1675),当青海诸台吉乘王辅臣叛乱举兵犯河西等地时,复受达赖喇嘛使传谕,戢部众。继以兵备御准噶尔部噶尔丹对青海的进犯。十八年(1679),准噶尔部楚琥尔乌巴什子罕都及其属额尔德尼和硕齐为避噶尔丹乱,窜入漠南蒙古劫乌拉特达里台吉等人畜,清廷令“察归所掠”。他以罕都等为噶尔丹属,谏言不便拒。旋卒。为青海扎萨克贝勒朋素克旺扎勒、达什车凌、台吉伊什多勒扎布3旗祖。

猜你喜欢

  • 阐波

    参见“阐”(2105页)。

  • 炽俟

    ※葛逻禄三姓之一。又作婆匐。参见葛逻禄”(2184页)。

  • 乌希特勤

    见“乌介可汗”(339页)。

  • 楚琥尔

    见“楚琥尔乌巴什”(2350页)。

  • 拔特山

    见“巴达哈伤”(414页)。

  • 五部高车

    河西敕勒之部落。北魏神��三年(430),太武帝拓跋焘采纳刘洁等建议,将准备重返漠北的部分漠南敕勒(高车)三万余落迁往河西(河套以西),称为河西敕勒。此五部高车当指河西敕勒

  • 叭桑目底

    古代傣族传说人物。被尊为傣族社会各种制度的建立者。“叭桑目底”傣语意为“群众代表”。西双版纳传说中傣族人民智慧的化身。相传他首倡人民建造村寨,栽瓜种稻,开始定居,进行农耕。教人们信奉寨神、勐神(地方神

  • 阿里玛

    见“奥里米”(2252页)。

  • 吉约其约

    藏语音译,亦称“协”,意为“有生有死”。解放前西藏牧区一种牧租形式。牧奴向领主领放一定数量的牲畜,每年依牲畜头数计租交纳,所生幼畜概归畜主,要计数交租,牲畜死亡,经验证后可免交租。若被偷、被抢或狼吃,

  • 罕东左卫

    明代西北羁縻卫之一。位于沙州卫(今甘肃敦煌县)故址。族众原属罕东卫。后因部人奄章与同族不睦,彼此仇杀,率众遁居沙州,谋自立。至其子班麻思结时,众日蕃盛,尝从官军讨曲先。宣德七年(1432),以功授罕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