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镇钟鼓楼
土族地区名胜。位于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十字街心。始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飞檐斗拱,共三层,高约4—5丈,4根粗大内顶天柱和12根外柱分三层支撑整个楼亭,高大雄伟,雕刻精致,绘画优美,光彩夺目,是具有民族风格的木质结构建筑。
土族地区名胜。位于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十字街心。始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飞檐斗拱,共三层,高约4—5丈,4根粗大内顶天柱和12根外柱分三层支撑整个楼亭,高大雄伟,雕刻精致,绘画优美,光彩夺目,是具有民族风格的木质结构建筑。
书名。人物传记。8卷。清苏凤文撰。内容记述在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时期被广西各民族义军击毙镇压的清朝文武官员及地方豪绅。为研究近代广西及壮族农民革命斗争史的参考文献。有光绪十五年(1889)刻本、光绪十六年
见“夷水”(759页)。
东北古族名。见于《辽史》。位于契丹东北。民穴居,肤黑,以牙锐类鼠,故名。曾累犯契丹通化(今内蒙古陈巴尔虎旗浩特陶海古城),迫其东南移600里。一说即黑车子室韦。
傣语作“喊正”。傣族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保山、临沧等傣族聚居区。约形成于清嘉庆、道光(1796—1850)年间,有近200年历史。最初为民间歌舞,后渗入短小精悍的戏剧内容和简
①(?—1653)清初蒙古王公。蒙古科尔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索诺木之子,和硕达尔汉亲王※满珠习礼从子。崇德四年(1639),尚固伦端靖公主,封固伦额驸。八年(1643),朝觐太宗皇太极。顺治六年(1
?—1675清朝大臣。满洲正蓝旗人。姓钮祐禄氏。顺治二年(1645),由内院笔帖式迁工部主事。历官郎中、刑部启心郎。十七年(1660),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次年,迁刑部侍郎。康熙五年(1666),擢刑
书名。又名《吉林统志》。清萨英额(满洲正黄族人,字吉夫)撰。10卷。成书于道光七年(1827,一作六年)。作者道光年间在吉林将军衙门任职,受将军富俊之委撰。其在自序中言:“天下府州县莫不有志,盛京有通
东汉时西羌部落首领之一。东汉延熹五年(162)十月,继※零吾领羌民五六千人攻官军于武威、张掖、酒泉,陇西太守孙羌、护羌校尉段颎并力镇压,然其势非但无分毫减削,且更加强大,“凉州几亡”。后被官军击败。
亦称布主。壮语音译,意为“主户”、“主人”。唐宋时邕州羁縻州地区土民对土官的总称,包括知州、权州、监州、知县、知峒、同发遣、权发遣等。因拥有辖区内全部土地、山林、河流及土民,故称。土民依附在“沟主”的
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语支之一。这一术语是原苏联学者H·A·巴斯卡科夫1952年在《关于突厥语言的分类问题》(载《苏联科学院通报·文学和语言部分》,1952第11卷)一文中提出来的,1962年在《突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