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帖木儿不花

帖木儿不花

①(1286—1368)元朝宗室。又译铁木儿不花。蒙古孛儿只斤氏。※忽必烈孙,镇南王脱欢第四子。泰定二年(1325),兄脱不花卒,侄孛罗不花年幼,遂嗣为镇南王。致和元年(1328),应怀王图帖睦尔召至京,翊戴怀王即汗位。次年,还镇南王位于孛罗不花,改封宣让王,移镇庐州(今安徽合肥)。后至元五年(1339),因丞相伯颜擅权,被贬。脱脱任相后,复旧封,还镇。至正十二年(1352),遣所部兵镇压庐州境内农民义军。十六年,与威顺王宽彻普化领兵镇怀庆。次年,率芍陂屯军拒战汝、颍农民军。庐州失守,奔大都(今北京)。二十七年,进封淮王。次年,明军逼大都,顺帝北走,留为监国,拒守京都。城破被杀。 ②见“铁木儿不花”(1879页)。

猜你喜欢

  • 扬割

    见“盈歌”(1714页)。

  • 杨汉英

    见“杨赛因不花”(980页)。

  • 校尉

    官名。始设于汉代。职位略低于将军。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总称八校尉。西域所置校尉,主司屯兵,如戊已校尉、使者校尉等。汉以后,历朝皆置此官。唐以后,则用为低级武散官之号。明清则

  • 隆务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青海省同仁县隆务镇西山脚下。藏语称“隆务大乐法轮洲”。元大德五年(1301)该处建有小寺。明初由隆务地方土官之子三旦仁钦建成该寺,为萨迦派寺院。其弟罗哲僧格被明朝封为“弘修妙吾”国师,

  • 尕最

    又称世袭总掌教、世袭总理掌教。历史上撒拉族所奉伊斯兰教※尕最制度中的最高职衔。世袭。驻青海循化(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清真寺(总寺)。职责为执掌宗教法规,监督宗教仪式的遵行,同时也是宗教法庭的总法官

  • 东路蒙古军万户府

    元军事机构。统钦察、乃蛮、捏古思,那牙勤等4千余户。原为合赤温后王合丹所辖辽左诸部人众。至元二十四年(1287),合丹附叛王乃颜作乱,兵败投降,次年,复结诸王火鲁火孙叛,为皇太孙铁穆耳率玉昔帖木儿蒙古

  • 应昌路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中书省。治所应昌县(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来诺尔西南)。蒙古弘吉剌部世居该地。世祖至元七年(1270),建应昌城。二十二年,建应昌路。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亡,顺帝退走应昌。明洪武

  • 即“巨连”(197页)。

  • 耶律老古

    契丹开国初期将领。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亲侄。契丹族。史载其性沉毅,有勇略。自幼受养宫中,成人后追随阿保机南征北讨,多有功。阿保机登皇位时,以力拥为佐命功臣之一。后在开国之初“诸弟之乱”中,严束部下,未

  • 觉罗色勒

    ?—1657清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礼敦之孙。初任佐领,皇太极即位后,始设十六大臣,进入大臣之列,任正蓝旗都统。天聪五年(1631),随军围明大凌河,同都统和硕图等合兵夹击,大败明军。八年(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