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拉珈语

拉珈语

自称“拉珈”的瑶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的部分山村,使用人口约有9000人。拉珈语内部比较一致,可以不划分方言、土语,其语言特点,语音:声母分单纯音、复辅音、唇化音、颚化音4类,共35个,韵母复杂,多达119个。在固有词中送气音和清化鼻音声母都只出现于单数调音节。和壮侗语族大多数语言一样,在浊塞音声母前都带有喉塞音,如b bl等。韵尾前的元音i、ε、a、o、u都分长短。有—m、—n、—p、—t、—k等辅音韵尾。有一套鼻化韵母,鼻化成分比较重,有的带鼻音韵尾的韵母还要鼻化,如:、:、:n等。有8个基本调类,舒声调6个,促声调2个,跟古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因声母清浊而又各分阴阳的情况相同,阴入、阳入又以元音的长短各再分为两个调值。词汇:词根以单音节的居多,构词能力较强。合成词大多数是修饰式的,带附加成分的词不多,附加成分都是前加成分。借词来源于汉语和壮语,汉语的占优势。早期汉语借词多为单音节的,语音接近粤方言;近期汉语借词多半是双音节的政治、文化用语,语音接近西南官话。语法: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虚词和语序。单音节的名词单独出现时多带量词,量词的这种用法,有定冠词作用。形容词作定语时大都在中心语后,数量词组作定语时在中心语前。指示代词分鼻音声母和边音声母两组,都有近指、中指、远指的区别。鼻音组专门用来作量词或含有量词的词组的定语,位于中心语后,边音组多在带判断动词“是”的句子中充当主语,位于判断动词前。边音组的指示代词还可以指处所,充当宾语,位于句末。动词没有自动和使动语法范畴。判断动词“是”有tok55和tuk24两个,tok55多用于肯定的陈述句,tuk55多用于带否定副词的疑问句,也用于单独回答提问。状词作形容词、动词的状语时在中心语后。主语在谓语前,宾语、补语都在作谓语的动词后。

猜你喜欢

  • 果洛藏百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海北刚察县境内,驻牧今哈尔盖乡(俗称果洛藏秀玛)和沙柳河乡(俗称果洛藏贡玛),是刚察地区历史最早,势力最强及刚察千户、副千户和总百户所在之部落。为刚察措果周(本部六族)之一。原驻牧

  • 火斌

    ?—1554明代抗倭英雄。蒙古族。明成祖将、同安侯※火真裔孙。永乐七年(1409),火真随丘福出征蒙古战死,子孙世袭浙东观海卫千户。嘉靖(1522—1566)间, 中武举。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

  • 贪汗可汗

    隋时突厥汗族。阿史那氏。为地区小可汗。隋开皇三年(583),与阿波可汗同随沙钵略可汗拒战隋军,兵败。素睦于阿波,为沙钵略所忌,发兵击之,败后亡奔达头可汗玷厥。

  • 赛吚吚奢

    见“赛里舍”(2468页)。

  • 达音布

    ?—1623清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他塔喇氏。世居札库木地方。天命三年(1618),归附后金,任佐领。随太祖努尔哈赤征伐,为前锋,以功授骑都尉世职。六年(1621),随军征明,累功晋三等总兵官。八年,

  • 大仓租地

    清代内蒙古札萨克及其亲属将其私地租与汉人耕种的土地。也称内仓租地。相对于※小仓租地而言。约在雍正(1723—1735)以后,设立仓长,专门办理出租事项,承租人与仓长缔结租赁契约,即可开垦土地进行耕种。

  • 白塔题记

    契丹、女真、八思巴、畏吾儿等多种文字墨书题记。白塔指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万部华严经塔,此为俗称。塔内壁至今尚存金、元、明各代题记墨迹,其中第五层东西壁书契丹小字两处,经辨识,一处4行,31字;另处3行

  • 哈哈珠子

    满语音译。“童仆”之意,或作“小厮”。指清代八旗大员中幼年子弟被挑选入宫侍候皇子的小使。待遇低微。其制以京师八旗大员子弟为限,凡年在11—13者皆与选。被挑取者轮日入值,每一皇子身侧,一值凡两人,三四

  • 受降城

    ①汉边地接应匈奴降者之所。故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东。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匈奴左大都尉欲杀乌师庐单于以附汉,汉遣因杅将军公孙敖筑塞外受降城以接应之。后屡遭匈奴袭击。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

  • 明安

    清初蒙古将领。博尔济吉特氏。原为科尔沁兀鲁特部首领。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与叶赫等九部联合攻努尔哈赤,兵败,只身幸免。后与努尔哈赤和好,四十年(1612),以女妻努尔哈赤。后金天命二年(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