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拓跋弘

拓跋弘

454—476

北魏皇帝。465—471年在位。又称第豆胤、万民。鲜卑拓跋氏。文成帝※拓跋濬长子,为李贵人所生。文成帝太安二年(456),立为皇太子。和平六年(465)五月,即帝位。年幼,侍中乙浑专权,擅杀尚书杨保年等,自为太尉、丞相。天安元年(466),乙浑谋反,诛之,冯太后临朝称制,引中书令高允、中书侍郎高闾及贾秀共参大政。初立乡学,郡置博士2人,助教2人、学生60人。皇兴元年(467),遣军至长安讨平东平王拓跋道符之反。同年,始亲政,明赏罚,拔清官,黜贪污,勤于为治。屡遣军败宋兵,占有淮北之青、冀、徐、兖四州及淮西地。三年,徙青、齐民于平城,置平齐郡以处之;用沙门统昙曜之言,以平齐户及诸民能输谷入僧曹者为僧祗户,以重罪犯及官奴为佛图户。因连年旱饥和用兵,山东之民疲于赋役,命依民贫富为三等输租,等为三品:上三品输平城,中输他州,下输本州。罢杂调十五之旧制,使民稍能赡给。同年,遣使与宋和亲修好,自此岁通信使。四年,遣征西大将军长孙观击吐谷浑。亲率军与诸将会于女水之滨(今河北赤城西北),大败柔然。好黄、老、浮屠之学,常引朝士及沙门共谈玄理,有遗世之心。五年,禅位于太子拓跋宏(一说为冯太后所逼),被尊为太上皇,徙居崇光宫,与禅僧为伴,仍参预国事。延兴二年(472),率军追击柔然及叛奔柔然的东部敕勒。屡西巡和南巡。六年(476)六月,为冯太后鸩杀于永安殿。谥献文帝,庙号显祖。

猜你喜欢

  • 挛鞮氏

    匈奴单于的姓氏。又作“虚连题”。自头曼单于、冒顿单于至其后裔诸单于皆出自该氏。其重臣左右屠耆王(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等,也均由其子弟担任,是诸氏中最显贵者。自秦汉匈奴兴

  • 纪松龄

    见“赛胜阿”(2468页)。

  • 祗应

    蒙古语“首思”的汉译,指元驿站对乘驿官员、使臣供应之饮食分例。见“首思”(1743页)。

  • 乞引莫贺咄

    北室韦诸部首领的称号。室韦族在南北朝(420—589)时分南室韦、北室韦等五部(隋时各又分裂若干部,凡25部),南室韦诸部首领称※“余莫弗瞒咄”,北室韦诸部首领用此称。其下每部有※“莫何弗”三人副之。

  • 滕定

    ?—1440明朝将领。蒙古族。燕山左护卫指挥使※瓒住子。初为金吾卫指挥使。永乐八年(1410),因扈从北征北元军,晋都指挥佥事。洪熙元年(1425),复以节次征进功,擢右府都督佥事。宣德四年(1429

  • 大康

    辽道宗孝文皇帝耶律洪基年号1075—1084年,凡10年。

  • 万俟普

    字普拔。族属匈奴。太平(治今陕西宜川县东南)人。以雄武著称。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一说五年),随破六韩拔陵于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县东北)起义,封太尉。后率众降北魏,封后将军、第二领民酋长。孝武帝

  • 和硕特中路中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三十六年(1771),恭格族叔父雅兰丕勒随土尔扈特汗渥巴锡归清,封札萨克固山阿穆尔��贵贝子,建旗。分4佐领,隶巴启色特启勒图盟,归喀喇沙尔(今焉耆

  • 刹勤明慧海

    明代藏传佛教(喇嘛教)萨迦派大师。藏族。原为扎什伦布寺格鲁派僧人,后转修萨迦派教法,集各派之大成,创立刹勤派。三世和五世达赖喇嘛都曾学过刹勤派之教法。刹勤派的十三种金法及四面摩诃哥罗法等曾在格鲁派中盛

  • 完颜晏

    ?—1162金大臣。本名斡论,亦作讹论。女真族。完颜氏。景祖乌古迺孙,国论乙室勃极烈阿离合懑次子。聪敏多谋略,通契丹字。太宗天会元年(1123),奉命督扈从诸军讨平乌底改叛众,授左监门卫上将军,为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