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普标语

普标语

我国云南少数彝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分布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铁厂乡和与之毗连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北部的部分村庄中。普标人口不多,在国内约300余人,在越南仅150多人,他们大都会说汉语西南官话,有些人还会说壮语或苗语。普标语内部一致,彼此都能通话。铁厂乡洞渡村普峰寨的普标语有48个声母和140个韵母。多数元音都有长短的对立,其中前a、后a是对立的音位,且各分长短;i、u、щ除了单纯的长、短对立外,还有带过渡音的韵母;塞音韵尾除一p、—t、—k外,还有—?;有5个舒声调和两个促声调,还有一个变调和一个轻声调,故普标语是本语支中语音结构最复杂的语言。从词的结构来看,除常见的单音词和双音节的合成词外,带前缀的词也相当多,带不带前缀或带不同的前缀都可以区辨词义。普标语的词类没有表示性、数、格、体、式、态等范畴的标志和词形变化。语法关系主要靠语序和虚词来表示。主要的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补语一般在动词谓语的后面;表示数量的定语在主语、宾语的前面,其他定语多在主语、宾语的后面,在多重修饰结构中,指示词总是在最后;表示时间的状语放在谓语或整个句子的前面,其他状语在谓语前、后的都有,在前的多为汉语借词,在后的大都是固有词,普标语的否定副词都放在谓语的前面,这点与仡佬语、拉基语和布央语不同。普标人传说他们的祖先住在广南府普梅大洞(今属富宁县),后来才陆续迁往麻栗坡和越南边境的。从普标语和布央语共同的特点比较多,它们都保留了—p、—t、—k等塞音韵尾,同源词也稍多等情况来看,普标人和布央人过去可能有过较多的接触。

猜你喜欢

  • 敦罗卜旺布

    见“敦罗布旺布”(2270页)。

  • 木瓦

    撒拉语称萨力,意为“独木舟”。旧时撒拉族原始渡河工具。流行于青海、甘肃黄河上游地区。系由整根粗大圆木凿槽而成,长约3米,宽仅容人,每次可载3—5人。渡河时,将其推入水中,人坐(或蹲)中间,两手紧抓船沿

  • 泥涅可汗

    见“移涅可汗”(2069页)。

  • 康村

    藏语音译,旧时藏族地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中扎仓下面,依僧徒来源家乡地区划分而成的僧团单位。如甲绒康村,即是大小金川来的僧人之学舍,别地区来的僧人不能加入。其主持人称格根(意为长老),设1人,候

  • 拉秀百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亦称阿拉克硕。在青海玉树境内,牧地横跨子曲河南北。百户驻龙喜寺,下辖百长部落19个,为玉树较早部落之一。明末清初,归青海蒙古和硕特部管辖,亲王达什巴图尔曾赠该部头人台吉爵位,并颁文册,划定

  • 铁瓜

    见“鬓睹”(2588页)。

  • 蒙文天文图石刻

    嵌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五塔寺(又称金刚座舍利宝塔)照壁上的一块蒙文天文石刻图。直径144.5厘米。清雍正三年(1725)根据钦天监所制天文图刻成。图上所刻的星象都用蒙文注明名称,全图刻恒星约270座,星

  • 苍旺

    清代四川杂谷土司。藏族。※土司班第尔吉之子。雍正(1723—1735)年间袭职。居官狡悍,抗不请袭、奉调。妄令所属民众按户上纳酥油,擅给各土目执照,凡派遣兵马,俱听彼提调,不许别有应付。邻近部落多被招

  • 叙州蛮

    见“溆州蛮”(2285页)。

  • 希禅卫

    见“喜申卫”(2182页)、“喜辰卫”(21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