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家瑞

李家瑞

1895—1975

白族著名考古学家、俗文学家。又名辑五。云南剑川县人。早年先后在剑川、大理、昆明求学。1920年毕业于昆明师范学校,后考入北京大学,受业于著名民俗学家刘复教授,兼修哲学和史学。1928年经刘复推荐,至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助理员,从事俗文学的搜集整理。1930年,与刘复共编《宋元以来俗字谱》。又费时7年编著出版40余万字的《北平风俗类征》。先后发表《说弹词》、《由说书变成戏剧的痕迹》等论文,著《北平俗曲略》,为我国俗文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抗日战争时期,返乡休养,利用在大理中学教书之便,致力于苍洱境的考古发掘,详细考察剑川石宝山石窟,积累了大量实物资料,对大理地区的民族、文物、古迹,尤其是南诏、大理史作了深入研究。撰写《滇西白族火葬墓概况》、《石宝山石雕王者像三窟试释》、《试论南诏的社会性质》、《用文物补正南诏及大理国的纪年》等20余篇论文,引起国内外史学界的注视。解放后,参与筹建云南省博物馆。1955年在省博物馆首次举办云南省少数民族历史文物展览,得到周总理和陈毅的称赞和鼓励。1958年又率队考察剑川海门口铜石并用文化遗址,并对晋宁石寨山的滇文化进行了考察研究。是云南少数民族考古和文博工作的开拓者。

猜你喜欢

  • 旧时西藏门巴族、珞巴族和藏族部分地区所置※宗以下的一级行政区划。其范围略小于※措(区或乡),略似内地的乡、保。由原西藏地方政府设置,并设※定本或※根保管理全定事务。见“马尼岗六根卡”(185页)。

  • 雾社起义

    20世纪30年代初台湾高山族人民发动的举世闻名的抗日武装起义。雾社位于台湾中部山区,日本占领时属能高郡辖地(今南投县仁爱乡),共有11个高山族村社,是日本殖民主义者统治“番地”的中心之一,能高郡警察课

  • 正光

    北魏肃宗孝明帝元诩年号。520—525年,凡6年。

  • 韩宁

    见“萧排押”(1998页)。

  • 昂邦章京

    亦作按班章京,满语音译。清初八旗内的显贵大臣。分职、爵两名:①职官名。后金天聪八年(1634),由职名总兵官改称。清顺治四年(1647)又申明,昂邦章京、梅勒章京等职,皆管兵官衔,授此官者即照此衔称呼

  •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左翼后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阿尔泰军台所经。东至温都尔西里接军台,西接赛音诺颜部中前旗,南接乌喇特中旗,北至额尔德尼陀罗海。有佐领4。会盟于汗阿林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达赖岱青孙礼塔尔归附,次年,授

  • 辉特下后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二十年(1755),辉特台吉达玛璘从叔父罗卜藏率众归清,封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初随杜尔伯特部驻牧扎克拜达里克(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内)。继迁额克阿喇勒、额尔齐斯。后定牧于科布多北

  • 阿尔萨朗

    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初名门都。天聪九年(1635),从军征明,攻松山,败明总兵祖大寿兵,继败明锦州兵。太宗嘉其勇,赐名阿尔萨朗,授三等甲喇章京世职。顺治元年(1644)五月,随固山额真叶臣等平定山

  • 卓巴

    基诺语音译。旧时云南基诺族村社长老。又称“老伙头”,傣族土司改称之为“寨父”。与称“卓生”(汉称“老菩萨”,改称“寨母”)的另一长老同由村社内两个姓氏中最年长的男子充当。去世后由同一氏族中年纪最长者补

  • 刀诏丁

    ?—1800亦名刀永和。清代云南西双版纳傣族首领。车里军民宣慰使※刀维屏弟。乾隆三十七年(1772),缅军入侵,兄维屏不能御,移宣慰司于九龙江内之小勐养。翌年,与兄听信诏勐等离间,与清廷结怨,随兄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