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比欢

比欢

毛南族民歌的两种形式。一般单独称为“”或“欢”。因其后分别带有“罗嗨”、“罗喂”的衬词,故统称为“比欢”或“罗嗨罗喂”。“”可以分为“比条”、“比单”、“比早”和“比三纽”四种,有七言、六言、五言、三言几种组句形式,若干句组成一章。一般押腰韵、脚韵或头韵;“欢”分为“欢条”、“欢早”两种,由五言四句组成一章,亦押腰脚韵。主要用于抒情演唱,内容包括生产生活、婚丧喜庆、神话故事、历史传说、恋爱苦情、文化习俗等方面。是毛南族民歌的主要体裁。其叙事长歌《枫蛾歌》曾获1979至1982年全国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

猜你喜欢

  • 句町

    见“鉤町”(1881页)。

  • 僧革

    即“僧额”(2455页)。

  • 刘和

    ?—310十六国时期汉国(前赵)国君。字玄泰。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汉国创建者※刘渊子。永凤元年(308),刘渊称帝后,封大将军、大司马、梁王。河瑞二年(310),立为皇太子。同年,父死,嗣位,

  • 乌兰布通之战

    清军与准噶尔部噶尔丹军的一次战役。康熙二十九年(1690)六月,噶尔丹在※“乌尔会河之战”获胜后,乘势进军乌珠穆沁,威逼北京。清廷朝野震动,圣祖玄烨决计亲征,集兵于巴林,坐以待机。噶尔丹恃兵精将勇,于

  • 协杰波折逋

    藏语音译,唐代吐蕃掌管刑名狱讼的官员。相当于汉地之刑部尚书或断事官。长庆三年(吐蕃彝泰九年,823)所立《唐蕃会盟碑》,记有此职官。

  • 王祥

    见“耶律王祥”(1307页)。

  • 葛蛮军

    见“新添葛蛮安抚司”(2381页)。

  • 榔规

    苗族习惯法规。苗语称“勾榔”,“榔”意为“公约”。内容包括:对农业生产的规划,债务纠纷的调解,奸淫盗窃及其他犯罪的处罚等。如正月挖田、挖土;二月犁田;三月施肥、撒秧谷;四月五月插秧;六月薅秧除草等;偷

  • 贝莫萨

    见“赤尊公主”(1014页)。

  • 喀什噶尔境西北界约

    见“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3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