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

①以本民族利益为主要出发点来看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作用。封建社会的统治民族以本民族利益为至高无上的利益,以民族主义思想为指针,对异民族实行民族压迫。资产阶级革命在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以民族主义号召反对民族压迫,曾经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殖民地、附属国和被压迫民族,在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和侵略中,都以民族主义思想为武器进行斗争,同样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但都以资产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利益,在进步性中又有一定的局限性。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尤其是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统治民族的统治阶级对外以“全民族”利益为幌子,对殖民地、附属国和一切弱小民族实行民族压迫;对内,统治民族以“优秀”民族自居,对异民族实行民族压迫,这时的民族主义,均已成为反动的民族主义。无产阶级主张国际主义,反对资本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支持被压迫民族反对民族压迫的民族主义;在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内,主张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反对民族主义。 ②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提出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之一即“民族主义”,最早的含义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以此作为反对清朝统治的口号;后来孙中山对民族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提出对内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对外“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始终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猜你喜欢

  • 婆浑昆母温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一级单位)名。辽12宫下均设抹里。婆浑昆母温为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之一抹里。

  • 休巴休玛

    苗族古歌。流行于湘西泸溪、古丈、吉首、龙山等地区。全歌约5千余行,包括开天辟地、人类起源、射日月,苗族的大迁徙,立村建寨三个大部分。内容有受汉文化或其他民族文化影响痕迹,如盘古、南火为人类祖先,果酥射

  • 元史纪事本末

    书名。明陈邦瞻撰。27卷。另有4卷本、6卷本传世。卷11《律令之定》为归安臧懋循补写。本书仿《通鉴纪事本末》体例,对元代重大政治经济事件分篇记载。历法推算、科举学校,特别是漕运河渠部分叙述较详。取材不

  • 歪思

    ?—1432※东察合台汗国第八代汗。《明史》称别失八里王。蒙古族。※黑的儿火者之孙,失儿阿里之子。1417年弑※纳黑失只罕汗,被※朵豁剌惕部※异密※忽歹达拥立为汗。统治时期,由于瓦剌势力向西发展,入据

  • 完颜宗敏

    ?—1150金宗室、大臣。本名阿鲁补。女真族。完颜氏。太祖阿骨打第十二子。天眷元年(1138),封邢王。皇统三年(1143),为东京(今辽阳市)留守,拜左副元帅,兼会宁(今阿城县南白城)牧。进拜都元帅

  • 居京师八回爵

    清中叶受命居住北京之维吾尔族王公总称。或简称“居京回爵”。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政府统一西北地区后,分别授乌什伯克霍集斯、和田伯克和什克、叶尔羌(今莎车)喀喇玛特系和卓额色尹、图尔都、玛木特、帕

  • 石城

    古地名。唐征高丽记事中的石城所指有二:(1)贞观二十一年(647),唐将牛进达等从莱州(今山东掖县)渡海攻取之石城,为今辽宁庄河县西北50里处城儿山古城(一说为该省境内叆河下游南岸石头城村的石筑山城址

  • 饶乐水

    见“潢河”(2464页)。

  • 柔远清吏司

    清官署名。理藩院下属机构。顺治十八年(1661)设。康熙三十八年(1699),分为前、后二司。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前司为柔远司。职掌外札萨克汗爵、俸银、俸缎、王公俸银、西藏噶布伦口粮银、驻京喇

  • 歇仆

    见“次黑”(8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