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天皇后
见“萧耨斤”(2000页)。
见“萧耨斤”(2000页)。
位于新疆吐鲁番东南约40余里处,南邻高昌故城。阿斯塔那和哈拉和卓分别为二个相邻村落名称。阿斯塔那,维吾尔语意为“首府”,汉名“三堡”;哈拉和卓,汉名“二堡”。墓葬区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2公里,占地1
见“萧奉先”(1995页)。
清代新疆迪化州军事长官。统辖乌鲁木齐、巴里坤、古城、吐鲁番、库尔喀喇乌苏,哈密等处满、汉官兵。乾隆三十八年(1773)由参赞大臣改置。驻巩宁城(乌鲁木齐满城)。下设副都统、办事大臣、帮办大臣、领队大臣
清和民国初期鄂伦春族以※乌力楞”或※“安嘎”(一作阿那格)为单位出远猎的领导者之一。一作“乌纠尔达”,鄂伦春语音译。由同猎者全体成员选举产生,为※“塔坦达”(狩猎长或家族长)的副手,故有的地区称“小塔
书名。广西少数民族志。1卷。清初闵叙(号鹤瞿,安徽歙县人,汉族)撰。是书为其到广西督学时,参阅地方志书及采访所获资料写成。内容记述明代及其以前的广西建置沿革、名胜、物产、民族、风情等。对广西少数民族徭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尼庞窟、尼漫古、尼忙古、泥庞古,《高丽史》作尼方固。来源于部名。居帅水(今黑龙江省境通肯河)、隆州(治今吉林农安县)、曷速馆(即曷苏馆,在今辽宁辽阳市以南海城、盖县、金县一带)
见“哈剌察卫”(1640页)。
蒙古族旧时迷信习俗。蒙古语音译,意为“替身”、“替死鬼”。始见于《蒙古秘史》。蒙古族早期信奉萨满教,人患病,则延请萨满占卜、禳解。萨满认为,疾病是恶魔或神灵所致,须祭以牲畜、金银和食物等。如不缓解,则
南诏时期在大理修筑的大型水利工程。公元841年南诏统治者劝丰佑遣人所筑,“自磨用江至于鹤柘(在大理城郊)”,使附近大面积农田得到灌溉,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现仅见刻有契丹小字的杯盏。原存清朝宫内,乾隆皇帝曾作题款,今已为美国福开森收罗至海外。玉质。盏底阴刻契丹字2行,按原字分刻,共11原字。第1行意为“太后诞日”,第2行意尚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