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流求土人

流求土人

隋时对台湾高山族先民的称谓。古越人后裔,三国时称“山夷”。当时已普遍从事农业,并饲养家畜,据《隋书·流求传》载:“土宜稻、梁、黍、麻豆、赤豆、胡豆、黑豆等”,“尤多猪、鸡”。生产工具主要仍为石器,耕作粗放,“先以火烧,而引水灌之,持一插,以石为刃,长尺余,阔数寸而垦之。”狩猎、采集在经济生活中仍占有突出地位,使用的武器有刀矟、弓箭、剑铍等,“其处少铁(铁器可能从大陆汉族交换来),刃皆薄小,多以骨角辅助之”。社会虽已产生各级首领或酋长,但“无君臣上下之节”,尚未形成阶级社会。唐宋元明亦把台湾居民谓之为流求人。

猜你喜欢

  • 牧庵集

    书名。元姚燧撰。36卷。燧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字端甫,号牧庵。少孤,寄养于伯父姚枢家。受学于许衡,成为元前期名儒。历任翰林学士承旨、行省参政、集贤大学士等职。两次与修国史,一度主修《世祖实录》,饶

  • 张承奉

    ?—914一作张奉。沙州(今甘肃敦煌西)人。※张议潮之孙。唐昭宗光化三年(900),被唐封为归义军节度使。天祐二年(905,一说三年),建西汉金山国,自号“西汉金山国白帝”、“圣文神武白帝”、“圣文神

  • 婆里

    见“剖阿里”(1905页)。

  • 开荒地税

    藏语“萨洛波玛”或“萨伯波玛”的意译。因开荒地多是在原有耕地边沿扩垦,又称开边地。原西藏地方政府曾规定,开生荒三年以内不征税。逾期,如属官府领地,每年得交粮产量的十分之一作地租,藏语称为“萨达久苏尔”

  • 乌末日沉

    赫哲语音译,意为桦皮船。因以桦树皮制作得名。旧时今内蒙古、黑龙江省境内的鄂温克、鄂伦春和赫哲族皆以其作交通和渔猎工具,然各族制作不尽相同,称呼互异,大小和消失时间也不一。赫哲族在本世纪初所用之桦皮船较

  • 循化

    地名。在青海省东部。东接甘肃临夏,南临甘肃夏河及青海同仁,西依尖扎,北隔黄河与化隆、民和相望。殷周时为羌戎之地,秦为塞外地,西汉为金城郡河关县地。东汉金城郡废,河关县改属陇西。晋复为河关县地,又为临津

  • 得白

    西藏珞巴族※苏龙部落对原始群的称谓。亦作叶白,珞巴语苏龙方言音译,意为“同一血缘群”。传说其为兄弟姊妹互婚的原始血缘集团。后出于婚媾关系,某一“得白”分裂为2个或6个的婚配集团,并各以某植物、动物和无

  • 步括利部

    粟末靺鞨诸部之一。见“厥稽部”(2192页)。

  • 扇歌

    明清时壮族青年互赠的礼物。流行于广西南丹及浔州府等地。因将情歌写于扇上,作为信物,故名。即:在一把白色的扇子上,一面画着花鸟,另一面用“方块壮字”写上10首情歌。歌词寓意深远,前后起始,皆有章法。青年

  • 顾馥春

    即“岩大五”(14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