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度
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郑亲王※济尔哈朗次子。顺治八年(1651),封多罗简郡王,兄富尔敦卒后封世子。九年,参与议政。十一年(1654)底,授定远大将军,同贝子务达海、都统噶达浑进征郑成功。次年,入福建,由福州进驻泉州。十三年,总兵黄梧、副将苏明、郑纯等率官80余人、兵1700人归降,遂移驻漳州。遣副都统觉罗阿克善等水陆并进,并分遣护军统领觉罗雅布兰等征郑成功部于福州,缴获甚多。十四年,还京,赴父丧。五月,袭封和硕亲王,仍其郡王之号曰简。后3年卒,康熙十年(1671),追谥纯。
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郑亲王※济尔哈朗次子。顺治八年(1651),封多罗简郡王,兄富尔敦卒后封世子。九年,参与议政。十一年(1654)底,授定远大将军,同贝子务达海、都统噶达浑进征郑成功。次年,入福建,由福州进驻泉州。十三年,总兵黄梧、副将苏明、郑纯等率官80余人、兵1700人归降,遂移驻漳州。遣副都统觉罗阿克善等水陆并进,并分遣护军统领觉罗雅布兰等征郑成功部于福州,缴获甚多。十四年,还京,赴父丧。五月,袭封和硕亲王,仍其郡王之号曰简。后3年卒,康熙十年(1671),追谥纯。
书名。亦称《沈紫江广右军功录》。1卷。明唐顺之(字应德,一字义修,江苏武进人)撰。内容记录沈希仪(字唐佐,号紫江,广西贵县人,时为广西右江参将都督同知,世袭奉议卫指挥使)率军镇压永安(今蒙山)、义宁(
?—1150金皇族、大臣。本名赛里,亦作塞里。女真族。完颜氏。金源郡王习不失孙。真定留守鹘沙虎子。天辅元年(1122),从都统完颜杲取中京(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袭辽天祚帝于鸳鸯泺(今河北省安固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至元九年(1272),世祖第三子忙哥剌始受封。其子阿难答于至元十七年,孙月鲁帖木儿于至治三年(1323)先后袭封。
见“阿布都鲁素”(1231页)。
见“钦廉防城起义”(1670页)。
1327—1379元末明初诗人、教育家。字子中。江西进贤人。回回人。先世西域人,为簪缨显贵之家。祖父官江西,遂定居。幼年,师事江西学者夏溥、毛元庆等研习儒学,喜谈兵书,热衷仕途;五举不第,于泰定元年(
西夏官位。西夏语音“岭由”,枢密六大之一,位在第三。
独木舟名。原俗称威乎、威弧、威忽等,此为近代文献记载中所造的形声结构的会意词。我国东北赫哲诸民族滨水各部落使用的生产和交通运输工具。制法:截取粗直树干,中凿空而成。长可2丈,宽或容膝。头尖尾锐、形同一
彝语音译。亦作玛堵、麻都。意为祖灵。解放前川、滇、黔的彝族,在老人死后立即用竖长横短的两根木条扎成一架,长者为人体,短者为人臂,顶端粘羊毛为头发,下部披细草作衣裳,表示祖先灵魂藏其中。招魂之后供于居室
又称“蟒甲”、“莽葛”。清代台湾高山族的一种常用水上交通工具。以独木构成,即独木舟。据《台海使搓录》载:“蟒甲,独木挖空,两边翼以木板,用藤缚之”,以使舟行平稳。各地大小不一,小的仅容一二人,通常可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