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渤海回民救国总会

渤海回民救国总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回民抗日救国组织。1940年7月20日成立于河北省宁津县魏家庵(一说在南皮县习公楼村),时称“冀鲁边区回民救国总会”。王连芳任主任,刘震寰、丁溪野、曹奎等任各部部长,刘树仁为秘书长。下设4个分会。分管冀鲁所属各县。总会所属武装部、宣传部、敌工部,分别管理武装、出版和剧团工作。总会以沧县东南的石桥、堤东一带为根据地、长期隐蔽活动于渤海沿岸的回民聚居区。宣传抗日,发动回民参军参战;帮助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巩固抗日根据地;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敌后工作;分化瓦解日伪军政人员和伪“回联会”、“维持会”等;发展壮大回民大队武装,消灭日本侵略者。在其领导下,又成立了“渤海回民支队”。创办了《正道周报》(后改为《伊斯兰报》)和《正道杂志》。1944年改名为“渤海军区回民救国总会”。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更名为“渤海区回民协会”。

猜你喜欢

  • 抚水州

    唐宋南方古地名。唐置羁縻州,属黔中道黔南都督府。宋改属广南西路宜州,仍为羁縻州。辖抚水、京水、多逢、古劳四县,约当今广西环江北部及贵州荔波、三都、从江等县地。治所在抚水,即今环江县北旧宜北县地。居民属

  • 迭里迷

    见“呾密”(1388页)。

  • 安昭舞

    土族传统民间舞蹈。土族语称“干佼日”,意为“弯曲”或“转圈”。为一种以歌的旋律节奏为指导的集体舞。流行于青海互助等地。因歌词以“安昭索罗罗”、“安昭一昭应昭呀”等为衬句,故名。节日喜庆时在庭院或打麦场

  • 塔秀·根敦曲窘嘉措

    1810—?藏族高僧。塔秀·曲窘嘉措第四世活佛。生于青海宗喀山脉同仁所属之恰吉鲁喀。由七世班禅丹白尼玛确认为转世灵童。5岁以大格西·阿旺索巴为师,7岁于根敦亚培前受居土戒与沙弥戒,取是名。14岁入德庆

  • 西夏书事

    书名。清吴广成撰。42卷。约成书于清道光(1821—1850)初。本书搜罗唐以下诸史、文集、稗官、野史,起唐中和元年(881)党项拓跋部首领拓跋思恭据绥、银2州,迄于西夏国亡后宋绍定四年(1231)故

  • 河口

    参见“雅江”(2195页)。

  • 颇里

    见“剖阿里”(1905页)。

  • 察罕诺们汗旗

    清代游牧喇嘛旗之一。俗称白佛旗。雍正三年(1725)置。辖4佐领。附青海诸蒙古牧,不参与会盟,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初驻牧黄河东岸,乾隆末年私越河北。道光三年(1823),被勒回河南。牧地东至龙羊峡河口

  • 和硕特南右翼末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足力盖札萨克旗、居力盖札萨克旗。雍正元年(1723),辅国公济克济札布为罗卜藏丹津胁叛。二年,悔罪降清。三年,授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1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

  • 细封步赖

    党项羌细封部首领。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受唐朝南会州都督郑元招谕,率其部族附唐,太宗降玺书慰抚并赐宴。唐朝以其地置轨州(今四川阿坝境),拜刺史,仍命率所部讨击吐谷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