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源贺

源贺

407—479

北魏大臣。本名秃发破羌。西平乐都(今青海乐都县)人。自谓南凉秃发傉檀之子。父为西秦乞伏炽磐所败后,自乐都投奔北魏,以机辩为太武帝所器重,赐爵西平侯,加龙骧将军,赐姓源氏。从击山胡白龙、吐京胡,皆先登陷阵,进号平西将军。随征凉州归响导,以秃发后裔之名前往宣慰,招附3万余落,获杂畜10余万。从攻姑臧,平凉州,迁征西将军,进号西平公。又从征柔然10击五城、吐京胡,镇压盖英吴义军,拜散骑常侍。随驾临江,为前锋大将。为人骁勇,每遇强敌,辄自奋击。赐名贺,拜殿中尚书。承平元年(452),南安王拓跋余为宗爱所杀,贺勒禁兵,静遏内外,与南部尚书陆丽决议定策,翊戴文成帝拓跋浚,令丽与刘尼驰至苑中奉迎,自为内应。文成帝即位后,以定策勋,进爵西平王。太安二年(456),出为征南将军、冀州刺史,改封陇西王。在州7年,鞫狱以情,徭役简省,甚得人心。后征为太尉,从驾击柔然。皇兴五年(471),都督诸军屯漠南,以献文帝欲传位于京兆王拓跋子推,奉诏驰还,正色谏阻,遂持节奉皇帝玺绶以予孝文帝。是岁,率军击河西敕勒,追至枹罕、金城,大败之。曾依古今兵法及先儒耆旧之说,略采至要,辑为《十二阵图》上奏,获献文帝嘉誉。后都督三道诸军屯漠南,每岁秋冬,遣军三道并出以备边,至春中班师。以劳师动众,非御边长计,谏言募诸州郡武健者3万人,筑城以居,并戍并耕,亦兵亦农,未被采纳。太和三年(479),卒,赠侍中、太尉、陇西王印绶,谥宣王。

猜你喜欢

  • 章噶

    参见“藏币”(2567页)。

  • 八邻部民暴动

    元代蒙古族人民反抗活动之一。至正七年(1347)九月,蒙古八邻部内哈剌那海、秃鲁和伯因不堪忍受蒙古封建主的压榨和奴役,率领本部蒙古牧民发动起义,截断岭北驿道,阻滞了驿站运输和使臣往来,后被镇压。

  • 营盘田

    16世纪中叶郑成功在台湾推行的一种寓兵于农的土地经营方式。1662年,郑成功率大军入台驱逐荷兰侵略者,因来台人口骤增,粮食匮缺,命部队分赴各驻地屯垦,自耕自给,故名。士兵们农忙时垦种,利用农隙之时,训

  • 帕竹扎巴坚赞

    1374—1432藏传佛教帕竹噶举派僧人。《明史》作吉剌思巴监藏巴藏卜,又称扎巴坚赞贝桑波。藏族。其祖绛曲坚赞为帕竹政权首脑,势力显赫。8岁任泽当寺主,11岁辞任,赴乃邬栋孜任万户长职。明洪武二十一年

  • 西山八国

    唐代西山诸羌部落的统称。西山为唐代对成都平原以西,岷江上游诸山的泛称。广义的西山包括今阿坝、甘孜两州乃至西藏东部昌都地区。诸羌部落聚居于此。唐代中期,西山诸羌中有8个较大部落崛起,号称“西山八国”,即

  • 土鲁番

    西域古地名。见明陈诚《西域番国志》《明史·西域传》。清《西域图志》作“土尔番”,对音为“吐鲁番”。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移管粮同知驻此,并设巡检,隶甘肃布政司。四十五年,设吐鲁番领队大臣,归乌鲁

  • 禁越卡私贩章程

    清朝限制青海蒙、藏族在西宁购买粮茶的措施。由陕甘总督沈兆霖、西宁办事大臣多慧奏准,主要内容为:蒙、藏族进西宁口办买粮茶,令官歇家(货店)登记循环号簿、报官查核。查有不符,即将官歇家及出卖铺户照私贩例从

  • 百粤

    参见“百越”(747页)。

  • 额驸

    清代尚皇室之女为妻者的称号。亦译作额夫或娥夫。同汉制的驸马。其品级视其所尚公主或格格之等级为差。清太祖努尔哈赤时,皇女及贝勒女皆称格格。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以后,凡皇后所生之女为固伦公主,其婿为

  • 努雅勒部

    见“诺雷部”(19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