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德善利庙
金代河阴县黄河神庙。在今河南荥阳县北。大定二十七年(1187)敕号。详见“昭应顺济圣后”(1649页)。
金代河阴县黄河神庙。在今河南荥阳县北。大定二十七年(1187)敕号。详见“昭应顺济圣后”(1649页)。
见“蒙古纲”(2326页)。
①藏语音译,意为“管家”。解放前四川甘孜藏族地区为土司办事的人。每村两人。由差巴(支差者)公推、土司认定。专门负责管理土司所有的差房,向差巴催缴实物贡赋,为土司出巡准备帐篷、炊具等。无报酬,不享有任何
原始社会群婚家庭的晚期形式。由血缘婚或级别婚演变而来。其特征是:一群同胞的或血缘较远的姐妹,与另一集团的一群男子有互相共夫共妻的权利和义务,这一群男子是她们的共同丈夫,这些丈夫不包括她们的兄弟;同样,
渤海人。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被移居东京(今辽宁辽阳市)。仕辽。天庆四年(1114),驻防宁江州(治今吉林省扶余县东古头城子)。阿骨打攻克宁江州城,被俘。获释后,返东京辽阳。六年正月,从高永昌据东京反辽。是
书名。清孙承泽撰。10卷。前8卷为元朝廷事实典故,9卷录《元朝秘史》,10卷附辽金遗事。所述元朝廷事实,采取分代编辑方法,材料取自《元史》本文,尤多参据元人文集。叙次注重信实,力避芜杂滋蔓,有删繁增简
?—1704清朝将领。土默特部人。蒙古族。纳喇氏。锡喇布长子。初任佐领。康熙九年(1670),承袭都统职,掌土默特左翼,驻守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二十五年(1686),受命卫护,投清之厄鲁特部和
马麒统率之兵。清末,马麒由旗官升任副将衔循化营参将,为扩充势力,以循化营兵丁为骨干,大量招募循化、化隆两地的撒拉人当兵,因他曾任“甘边宁海镇守使”,故称其兵为“宁海军”。
①(1506—1542)明代蒙古右翼济农(亲王)。小名库蔑里,尊称衮必里克墨尔根,明朝人以其尊称(墨尔根)、封号(济农)译作麦力艮吉囊、己宁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孙,右翼济农※巴尔斯博罗特长子。正德
明朝授予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领的封号。隆庆五年(1571),明蒙达成封王、贡市协议,始封俺答汗为“顺义王”,授予镀金王印,子孙世袭。俺答汗卒,长子辛爱黄台吉于万历十一年(1583)袭封。黄台吉卒,长子扯
?—935即辽朝第二代皇帝辽太宗之靖安皇后。契丹族。为辽太祖淳钦皇后※述律平侄女。史称其聪慧洁素。耶律德光即位前于天赞元年(922)纳为妃。深得宠顾,军旅田猎皆偕之同行。天显二年(927)十一月,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