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焦山抗英保卫战

焦山抗英保卫战

清代蒙古各族人民抗击英国侵略军的战斗之一。1842年,英国侵略军编成先锋舰队和5个纵队,每个纵队有8至12艘运输船只,由一艘战舰率领,共有军舰、船只70余艘侵入长江,到达江苏镇江。7月14日,英军摧毁镇江东面五十里的图山关炮台。镇江是位于长江和运河交会处,是运河的咽喉,在长江南岸西北有金山,东北有固山、焦山、象山。7月21日,英军以6500人投入战争,第一、第三旅和炮兵旅在金山登陆,第二旅在北固山登岸。镇江守军1600余人中,有1000人为蒙古八旗驻防军,与敌展开巷战,节节抵抗。焦山炮台的八旗蒙古军和部分青州兵并肩作战,奋勇抵抗,与阵地共存亡。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英军死37名,伤127名,是英军在鸦片战争中投入兵力最多,代价最高的一次敌强我弱的战争。现存焦山抗英炮台,是我国近代反帝斗争的重要遗址。

猜你喜欢

  • 野儿定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五年(1407)三月, 卜鲁丹河、稳勉赤、钦真河、可木山等处女真野人首领管秃、阿合木、哈喇不花等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卜鲁丹河卫同时设立。《满洲源流考》改作伊尔登河卫

  • 沐春

    1361—1398明朝将领。字景春。回族。祖籍安徽定远。洪武九年(1376),随父※沐英征甘肃、青海、云南、江西等地,累功,授后军都督府佥事。父卒,袭封西平王,镇云南。善拊循士卒,与下同甘苦。二十七年

  • 蒙古月刊

    蒙文文化改进会创办的刊物。1930年1月1日创刊,铅印,16开,蒙汉合璧。设在北平宣武门外石竹灯庵三号。以研究蒙古社会问题及发展蒙古实业,改进蒙古文化及疏通蒙汉之间的隔阂为宗旨,设蒙古社会、政治、经济

  • 东科尔呼图克图三世

    见“哥鲁瓦嘉木措”(1836页)。

  • 巴笃礼

    见“巴笃理”(411页)。

  • 炒伍侕尀

    见“粆离尀”(1944页)。

  • 他斗伏

    见“太悉伏”(273页)。

  • 教门三忠

    明末对回族抗清将领羽凤麒、撒之浮、马成祖3人之誉称。三者均南京人。成化年间(1465—1487),3人奉调两广镇压苗瑶起义。留镇广州,授四卫指挥使。清兵入关后,南明永历帝,加授3人为都督同知。顺治七年

  • 打刍戏

    朝鲜族民间传统岁时习俗。流行于延边等地区。现在,此俗已消失。刍为刍灵,亦称“处容”。据朝鲜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上元条载:“男女年值罗睺直星者,造刍灵,方言谓之处容”。其俗于正月十四日夜,扎草人,于

  • 那害克

    见“费雅喀”(17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