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渠
西周时楚国君王。芈氏。※熊绎玄孙,熊扬之子。周夷王时(约公元前869—858年在位),乘王室衰微,诸侯不朝,互相征伐之机,改善兵器,增强兵力,兴兵伐庸、扬粤,疆域扩展到长江中游。以已为蛮夷,声言“不与中国之号谥(即不遵周之号令)”(《史记·楚世家》),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在今湖北江陵地区)王,次子红为鄂(在今湖北武昌地区)王,少子执疵为越章(在今安徽湖北间)王。成为南方之强。周厉王时(前857—842年在位),畏被征伐,去王号事周。卒,子熊挚红立。
西周时楚国君王。芈氏。※熊绎玄孙,熊扬之子。周夷王时(约公元前869—858年在位),乘王室衰微,诸侯不朝,互相征伐之机,改善兵器,增强兵力,兴兵伐庸、扬粤,疆域扩展到长江中游。以已为蛮夷,声言“不与中国之号谥(即不遵周之号令)”(《史记·楚世家》),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在今湖北江陵地区)王,次子红为鄂(在今湖北武昌地区)王,少子执疵为越章(在今安徽湖北间)王。成为南方之强。周厉王时(前857—842年在位),畏被征伐,去王号事周。卒,子熊挚红立。
①地名。清留都。今辽宁沈阳市。本为辽、金沈州之地,因城在沈水(今称浑河)北,元代已有沈阳之称。元沈阳路治、明沈阳中卫城,设此。后金天命六年(1621),努尔哈赤攻占沈阳城,十年(1625),以其地“形
傈僳语音译,即《逃婚调》。傈僳族民间叙事长诗。为傈僳族民间叙事长诗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优秀作品之一。主要叙述旧时代一对自幼由父母包办各自婚嫁、生活痛苦的男女青年,暗中深深相爱;终于海誓山盟,带着谷物
1918—1960现代医学家。字贵琳。北京人。回族。疡科名医哈锐川之子。幼读经史,稍长承家教,致力于中医学。1937年于华北国医学院毕业后,开始行医。精内外各科,尤以治痈疽,皮肤诸病负盛名。解放后,筹
见“玄城卫”(623页)。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海北都兰县东南部沟里藏族乡。东与兴海县以青根河为界,南接果洛州和玉树州,西邻香日德香加旗,北连日安藏族。为游牧部落。“沟里”藏语音译,意为“驼背人”,因最早部落头人为驼背者,故名。
清军与准噶尔部噶尔丹军的一次战役。康熙二十九年(1690)六月,噶尔丹在※“乌尔会河之战”获胜后,乘势进军乌珠穆沁,威逼北京。清廷朝野震动,圣祖玄烨决计亲征,集兵于巴林,坐以待机。噶尔丹恃兵精将勇,于
东汉时辽西鲜卑大人。安帝元初六年(119),鲜卑为汉度辽将军邓遵所败,永宁元年(120),与其至鞬率众降于邓遵,奉献贡物,为汉朝诏封为率众王,赐以彩缯。
辽代地名。史有两记,一曰:“辽有四楼,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者曰西楼;木叶山曰南楼,龙化州曰东楼;唐州曰北楼。岁时游猎,常在四楼间。”(《辽史》卷1166)一曰:祖州(今林东镇南60里石
契丹宫廷符契。为閤门使唤仗时用之。以阴、阳两面为一组。国行大礼,閤门使受阳面木契,勘契官执阴面,互相勘合,奉敕唤仗。
1634—1695清朝将领。又作郎谈。满洲正白旗人。瓜尔佳氏,内大臣武拜之子。年14任三等侍卫。顺治六年(1649),迁二等侍卫。大同总兵姜挐叛,奏命随端重郡王博洛讨之,以功进一等侍卫。八年(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