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牛街清真寺

牛街清真寺

伊斯兰教著名古寺之一。位于北京市牛街。建于元初。当时有伊斯兰教学者波斯人阿哈买德和布哈拉人阿里2人,曾来此寺任掌教,先后于1280年和1283年病故,葬于寺内,至今墓、碑仍存。该寺于明正统七年(1442)扩建。成化十年(1472),指挥詹升奏请明宪宗赐名“礼拜寺”。弘治二年(1488)和九年(1496),曾两次敕赐礼拜寺碑记,万历四十一年(1613),亦曾敕赐碑记一块,三碑现均存于寺内。寺建有大殿、望月楼、宣礼楼、对厅、讲堂、碑亭等,庄严宏伟。望月楼门楣间悬挂有“敕赐礼拜寺”匾额。大殿南北五楹、三进,纵深10余丈。殿内拱门成排,拱门上多有阿拉伯文匾额。殿后高起穹窿,上饰彩绘,建筑结构和图案均为宋代形式,两侧阿拉伯文镂空雕窗,笔法古老,苍劲有力,是水平极高的库法(波斯地名)字体,书法艺术价值很高,为当代伊斯兰教各国所罕见。清光绪年间,该寺增设回民小学,为清真寺办新式回民教育之始。

猜你喜欢

  • 李召固

    见“邵固”(1261页)。

  • 后汉书

    纪传体断代史书。南朝宋范晔(398—446)撰。今本120篇,分130卷。晔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人。官至尚书吏部郎、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在其撰写此书前,已有《东观汉记》等18家后汉书。元嘉元年

  • 夷列

    见“耶律夷列”(1309页)。

  • 金毓黻

    1887—1962中国现代著名民族史学家。原名毓玺,字静庵,号千华山民。辽宁省辽阳县(今辽阳市属灯塔县)人。19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1920年后,投身政界,先后任黑龙江省教育厅科长、吉林交涉署

  • 夏州

    州名。故址在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车晋义熙九年(413)赫连勃勃于此建大夏国都城。北魏称统万镇升置州。隋改朔方郡,唐贞观二年(628)复置州。唐末为党项拓跋氏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治所。宋淳化五年(994

  • 参领

    官名。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创建八旗组织时设,初名甲喇额真(满语汉译)。其制:每300人为1牛录,5牛录为1甲喇,统领官称甲喇额真,隶属于固山额真(汉名称都统)。后金天命五年(16

  • 哥勿城

    古地名。高句骊筑。所在有二说:一说哥勿即高句骊东明王朱蒙以沸流国地(在今浑江上游)所置“多勿都”之“多勿”(高句骊语,“复旧土”之意),故址在今吉林省通化县境;一说其音近国内城,即今吉林省集安县之石城

  • 行朝

    指契丹游动的中央机构。有人以为,契丹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是国家统治中枢常年不设在一地,而是靡无定所,逐水草而迁徙。这种以皇帝行宫为中心,包括诸宫卫、中央诸官署等组成的游动朝廷,称之为行朝。考古出土《常遵

  • 顺宗

    见“耶律濬”(1305页)。

  • 七牛婚姻制

    过去贵州青瑶一种婚俗。清同治以前,青瑶盛行姑舅表婚制,姑家女儿必须嫁给舅家儿子,造成人丁不旺,后允许外甥女外嫁,但娶她的人家,上户得交给其舅家牛9头,中户交8头,下户最低也要交7头,故称。因代价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