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玛沙文
云南维西县拉普乡纳西族流行的一种“字”。该地纳西族自称“玛丽玛沙”(即“木里么些”),故名。传说他们是从“妹里拉塔”(木里左所)迁来,至今有八九代,所操语言属纳西东部方言。他们在东巴象形文字中采用了1000个左右的字符,记录自己的方言,作简单的记事、记帐和通讯之用。共有99个字母,一个字母表示一个音节。据研究,在105个字中,直接借用纳西象形文的总共有81个之多,所以不能认为是一种独立的文字。
云南维西县拉普乡纳西族流行的一种“字”。该地纳西族自称“玛丽玛沙”(即“木里么些”),故名。传说他们是从“妹里拉塔”(木里左所)迁来,至今有八九代,所操语言属纳西东部方言。他们在东巴象形文字中采用了1000个左右的字符,记录自己的方言,作简单的记事、记帐和通讯之用。共有99个字母,一个字母表示一个音节。据研究,在105个字中,直接借用纳西象形文的总共有81个之多,所以不能认为是一种独立的文字。
见“唐兀”(1923页)。
?—1141宋环州党项豪族。任宋朝环庆统制官。建炎四年(1130),在宋夏富平战役中失败,惧,自庆阳叛附夏国。五年,见金人破庆阳,乘势取环州降于金,任熙河经略使。绍兴九年(1139)金宋议和,金归宋陕
唐时龟兹王白诃黎布失毕之相。贞观二十二年(648),辅白诃黎布失毕御唐军阿史那社尔,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县)失陷时,独逸出,引西突厥军助战,杀唐军留守之安西都护郭孝恪及子。后为阿史那社尔败,执送长安,
魏晋南北朝时期活动于陇西地区的鲜卑诸部。约分布于今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和黄河以东一带。其名始于西晋末十六国初。除以※乞伏部为首包括斯引、出连、叱卢等的部落联盟外,有史可稽者尚有鲜卑※鹿结部、※莫侯部※
官名。元代始置,为宣抚使属员。明代为世袭土官,秩正六品。参见“宣抚使”(1746页)
明代湖广永顺土官。字朝杰。土家族。天顺六年(1462),袭永顺(治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宣慰使职。成化三年(1467),兵部尚书程信调其所属土兵征都掌“蛮”。六年(1470),右都御史项忠征调永顺宣慰司所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八年(1410)二月设置之使坊河卫皆改作舒繙河卫。
?—1761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瓜尔佳氏。乾隆八年(1743),由前锋授蓝翎侍卫,迁二等侍卫。二十年(1755),授头等侍卫,迁镶黄旗察哈尔总管。二十二年,随将军兆惠西讨小和卓霍集占。二十三年,兆
古地名。中国历史上首都的建号。我国少数民族建号上京的有:①渤海王国王城忽汗城,故址即今黑龙江宁安县西南渤海镇东京城。大钦茂为王时(737—793),仿唐五京之制设。所置地方行政机构曰龙泉府。城,参见※
清代满族女文人。号天然主人。清睿恪亲王如松(?—1770)继室,封福晋。著有《虚舟雅课》初集二集、《乌私存草》、《穗帷泪草》及《宝善堂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