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琦善

琦善

约1790—1854

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都统成德子。字静安。袭侯爵。嘉庆间,历任按察使、布政使、河南巡抚。任内,于南阳筑马营坝防汛,因堵御不速革职。道光五年(1825),擢两江总督,旋兼署漕运总督。任内,勘查黄、运两河淤垫情形并疏陈盘运之法。九年(1829),授四川总督兼成都将军。后调直隶总督。十八年(1838),擢文渊阁大学士。以申严鸦片烟禁,稽查天津海口,定章程7条。次年,往天津筹办防堵英国鸦片烟船。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时任直隶总督,宣扬抗战必败,反对林则徐布防建议。英军北犯大沽,要挟谈判,又诬陷林则徐挑起事端,允许英军返回广州议和,寻授钦差大臣赴广东查办。抵广州后,撤消海防、裁减武备、解散水勇。二十一年,英军入侵虎门。他拒不援助虎门诸炮台抗英将士,实行开门揖盗,将香港让予英国,且以数百万元拱手奉之,又擅与义律签订屈辱的《穿鼻条约》,后经广东巡抚怡良揭发,被革职议罪。在道光帝庇护下,后任驻藏办事大臣、四川总督,复命为大学士、甘陕总督等职。咸丰三年(1853),授钦差大臣,在扬州建立江北大营,督兵阻击太平军,屡败。次年病卒。谥文勤。

猜你喜欢

  • 罗福苌

    1895—1921近代学者。字君楚。浙江上虞人。※罗振玉之子。幼通敏,10岁读父藏书,未冠博通法、德等国文字,继治东方诸国文字。首治梵文,并解读当时所出之数种西夏文献、碑刻,是中国最早解读西夏文字者。

  • 祖鲁节

    新疆蒙古族节日。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官民相率往库伦(喇嘛庙)设坛,诵求寿真经。具体做法是:先构一棚,将酥油灯密奠棚上。年龄大,多置灯;年龄小,少置灯。距离库伦路程远,无法亲自前往设坛者,自堆鄂博(敖

  • 中行说

    西汉时匈奴谋臣。燕人。原为汉朝宦者。汉文帝六年(前174),匈奴老上单于初立,汉帝以宗室女为公主嫁单于为阏氏(单于妻)。使其伴送公主,初不奉命,强之乃行。至后降于匈奴,不归,受单于宠信。屡教单于勿变胡

  • 西汉金山国圣文神武白帝

    见“张承奉”(1181页)。

  • 母译是谟瓜

    傈僳语音译,意为“生产调”。傈僳族民间叙事长诗。为傈僳族口头诗歌中流行最广,影响最深的优秀作品之一。主要叙述旧社会青年男女在春季生产劳动中产生爱情,至秋季,种下的庄稼熟了,播下的爱情种子也开花结果了,

  • 危须

    西域古国名。王治危须城(今新疆和硕县境)。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700,口4900,兵2000。国王之下设击胡侯、击胡都尉、左右将、左右都尉、左右骑君、击胡君、译长各1人。居民从事农

  • 蔓头城

    见“曼头城”(2061页)。

  • 赵济

    ?—1530明代甘肃临洮藏族土司。字世望。※赵铉子。年少聪颖,自幼入官学攻读诗书。父卒,袭卫指挥使职。弘治十七年(1504),以安定卫王子千奔率部扰沙州(今甘肃敦煌),奉命率临洮卫本部兵前往堵击,遏制

  • 朵颜卫

    明初在东北所设蒙古※兀良哈三卫之一。该部自称兀良哈(明人异译作五两案)。其首领为※成吉思汗名将兀良哈人※者勒篾(折里麦)后裔。者勒篾的后人率兀良哈人的一支入居东部封地朵颜山(大兴安岭南麓)一带,该部即

  • 万佛峡

    见“榆林窟”(2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