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福会寺

福会寺

寺庙名。位于内蒙古喀喇沁旗王爷府附近。康熙年间(1662—1722)为全旗的最大喇嘛庙。乾隆时(1736—1795),喇嘛人数达450人。由3个寺庙组成。西侧生乐寺,有3个大院,供奉4米高的铜制弥勒佛,西间供奉十八罗汉。正中为福会寺,分为两座院落,各占地6亩。除供奉释迦牟尼、曼陀罗、宗喀巴、一世达赖和一世班禅外,还保存有《甘珠尔经》、《丹珠尔经》等。是喀喇沁王的召庙,主持喇嘛都是历代喀喇沁王的直系亲属。

猜你喜欢

  • 洮南府

    地区名。位于今吉林省西北部。清光绪三十年(1904)置。治所即今吉林洮南市。辖境东界科尔沁右翼后旗,西接科尔沁右翼中旗,南邻科尔沁左翼中旗,北连郭尔罗斯前旗。后汉为鲜卑地。南北朝为契丹地。辽为东京西境

  • 贺讷

    匈奴贺兰部首领、北魏大臣。代郡人。原姓贺兰或贺赖氏。道武帝拓跋珪之舅,献明后之兄。祖贺纥、父贺野干分别尚拓跋郁律、什翼犍女,世联姻戚。代建国三十九年(376),前秦灭代,珪与母献明后先投奔贺兰部依之,

  • 鱼皮衣

    旧时东北满、赫哲等族一种以鱼皮制作的服装。《三朝北盟会编》卷3记载,满族先民金代女真人穿着此衣,后在赫哲族中尤为盛行。一般以大发哈鱼(一作打法哈子或大马哈)皮缝制。此鱼皮色微黄,在阳光下有如文绵一般。

  • 西部敕勒

    敕勒之一部分。4世纪末5世纪前期,北魏拓跋鲜卑统治者屡征漠北,将敕勒(高车)迁入今内蒙古及山西、河北北部。居住在武周塞(今山西左云县至大同市西)外以西,至五原阴山一带的敕勒部落,称西部敕勒。主要集中于

  • 安家之民

    史书对我国东南部分越人称谓。分布在浙南、闽北一带。据《太平寰宇记》引《临海水土志》:“安家之民,悉依深山架立屋舍于栈格上似楼状。居处、饮食、衣服、被饰与夷州民(台湾高山族先民)相似。”该书还说,三国时

  • 带突

    解放前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地区计算长度的单位,见“带鲁”(1607页)。

  • 高模翰

    ?—959辽朝将领。渤海人。一作高牟翰,亦名高松。通兵法,善骑射,有勇力。辽灭渤海,亡奔高丽国,尚高丽王女。后因获罪逃投契丹,遂仕辽。因酒醉杀人又下狱。辽太宗(史作太祖)知其才,赦之。天显十一年(93

  • 好屯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七年(1409)三月,葛林河等处女真野人首领秃里木等112人来朝,于其地置卫,与葛林等10卫同时建立。《藏洲源流考》改作赫图河卫,并说清代赫图河在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

  • 拓跋羯儿

    ?—451北魏宗室。鲜卑拓跋氏。道武帝※拓跋珪孙,河南王※拓跋曜子。泰常元年(416),其叔河间王拓跋修卒,无子。太平真君元年(440),从兄弟太武帝拓跋焘令其袭修爵为河间王,后改封略阳王。二年,与永

  • 得兰纽

    见“都掌蛮”(18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