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

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对禁忌日的总称。哈尼族忌日繁多,凡属“羊”日(有的地区还包括“虎”日)均为忌日,此外寨内死人,新户迁入,野兽进寨,水牛烂角,黄牛掉尾,猪在寨内生崽,狗在寨外产崽,狗爬上屋顶,寨内外发生火灾,每年第一次响雷、下冰雹、刮大风也视为犯忌。凡遇禁忌日,不事生产,犯了忌讳的牲畜,一律宰杀,由物主本家族以外的同寨人分食。犯了禁忌的家庭或家族要请巫师做礼。最大的禁忌莫过于妇女生了双胞胎、六指(六趾)或五官不全的婴儿,认为会给全寨带来大灾大难,一旦出现,村寨头人就迫令其将婴儿处死,把婴儿父母赶出村寨,其房屋家具全部烧毁,除粮食现金外,一切物资由全寨人分光。为此要新建“龙巴门”,青年男女也要停止谈情说爱一段时间,如当事人富有,可请“贝马”(巫师)做9天大礼,大量宰杀牲畜祭献,方能允许回寨,但在一年之内,他人不敢与之交往,并从此不得参与全寨性宗教活动。家境困难,无力做大礼者,只好暂居山野,待相当时日之后,迁往其他村寨。竜日约占全年1/4到1/3时间,浪费大量物质和严重影响生产。基诺族也有类似宗教活动。

猜你喜欢

  • 仙人柱

    旧时鄂伦春人的一种原始住房。鄂伦春语音译。亦作“斜仁柱”。“仙人”意为“木杆”,“柱”是“房子”的意思。俗称“撮罗子”,毕拉尔路鄂伦春人称※“楚伦安嘎”(尖房子)。流行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省。

  • 交州

    西域古地名。见《元史·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传》和《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等。唐末至元初属高昌回鹘。治今新疆吐鲁番西交河故城。参阅“崖儿城”(2057页)。

  • 安西州

    清代甘肃州名。乾隆二十八年(1763,一说三十九年)由府改置。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城。辖敦煌、玉门2县。隶安肃道。1913年改为县。

  • 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宣抚司

    见“散毛宣抚司”(2169页)。

  • 图瓦

    见“唐努乌梁海”(1925页)。

  • 启心郎

    职官名。类似顾问。清初随各部院而设,备充议事之需。秩四品。天聪五年(1631),仿明制,清太宗皇太极始设吏、礼、户、兵、刑、工6部,各设满、蒙、汉承政、参政,各以贝勒1人主管部务,其下各置此职以佐之。

  • 蒙古盟部旗组织法

    1930年5月29日至6月12日由蒙藏委员会在南京召开蒙古会议通过,次年10月,经南京国民政府增删、修订公布。共37条。主要内容是:明确蒙古各盟部旗的法律地位,肯定盟旗为一级行政单位。旗隶于盟,各盟部

  • 那吾鲁孜节

    哈萨克族传统节日。又译讷吾鲁孜、那吾肉孜节。哈萨克语,意为“新年”。与汉族“春节”意义相类似。一般在每年三月二十二日举行。届时,每家都要用大米、麦子、小米、奶疙瘩、牛羊肉等7种食物做“库吉”(年饭),

  • 孔雀

    见“破六韩孔雀”(1847页)。

  • 马德昭

    清代将领、书法家。字子明,四川阆中人。回族。初从向荣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由参将署固原提督。后迁肃州(甘肃酒泉)提督。同治元年(1862),回民起义军攻西安,奉调援陕,失利,被夺职回归故里。善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