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纳若

纳若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陆得、纳渣、莨峨、他留、他谷、支里等。主要居住于云南省永胜、华坪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猜你喜欢

  • 上京路

    金代地方行政建置。金天眷元年(1138)置,治所在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子)。辖境约当今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和大兴安岭一带,领有会宁府、肇州、隆州、信州、蒲与路、合懒路、恤品路

  • 罗卜藏达尔扎

    ?—1767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贵族。※阿喇布珠尔孙,※丹忠之子。清乾隆五年(1740),袭多罗贝勒,因年幼由理藩院遣官代理。十八年(1753),授札萨克。二十四年(1759),主持部务。三十二年

  • 高南容

    渤海王国大臣。仕于大嵩璘和大元瑜为王时。唐元和四年(日本大同四年,809),康王大嵩璘死,元瑜继位,奉命以和部少卿兼和干苑使、开国子身份至日告哀并聘问。时逢日平城天皇丧,嵯峨天皇嗣立。翌年(日本弘仁元

  • 扎木禅

    ?—1775清代阿尔泰乌梁海人。清三等信勇公玛木特孙。初隶准噶尔部扎哈沁鄂拓克。乾隆十九年(1754),随祖玛木特内附。二十一年(1756)春,奉命袭祖爵,并从北路将军哈达哈讨叛附阿睦尔撒纳之乌梁海人

  • 农村公社

    原始社会人们按地域结合、生产资料从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时期的社会组织形式。亦称农民公社、毗邻公社、地域公社、土地公社,简称村社。狭义专指农业公社,广义包括游猎公社、游牧公社等非血缘性组织。原始社会末期,

  • 玉素普和卓

    约1789—1836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全名迈玛特玉素普。维吾尔族。喀什噶尔(今喀什)人。大和卓木※布拉呢敦孙,萨木萨克长子。早年在布哈拉当阿訇。清道光八年(1828),在其弟张格尔叛乱失败后

  • 粤西琐记

    书名。广西风物杂记。1卷。清沈日霖(江苏吴江人,汉族)撰。为嘉庆二十四年(1819)作者为学使督学广西时所作。内容涉及广西气候、物产、矿产、山川、岩洞、僻姓、迷信、寨老、乡约、语言、俗字、壮锦、壮布等

  • 仆浑

    东晋南北朝时期柔然贵族。一作步浑。郁久闾氏。※地粟袁幼子。父卒,其二兄将柔然析为两部,长兄匹候跋继父业居东部,仲兄缊纥提率部别居西部。本人与诸子镇于西界。其子大檀一系在步鹿真(缊纥提孙)后,连续继承了

  • 扑子蛮

    古族名。唐南诏时期对布朗、德昂族先民的称谓。分布在开南(恩茅地区)、银生(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永昌(保山地区)、寻传(云龙以西至伊洛瓦底江上游一带)等地。铁桥西北边沿澜沧江(临沧和德宏州的一部分)亦

  • 四个马家

    旧时裕固族部落名。因交四匹“茶马”,故名。住牧于今甘肃省肃南县康乐区赛定牛心墩一带,操东部裕固语。共有3个户族(裕固语称※“的尔勤”):安帐(汉姓安)、各尔格兹(或称柯尔克孜,汉姓耿)、托鄂什(汉姓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