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通志
书名。清官修。640卷,另有凡例、总目。乾隆三十二年(1767)起纂,四十九年(1784)最后成书。体例与郑樵《通志》大致相同,分本纪、列传、二十略等数大部门。缺世家、年谱,明代纪、传因有《明史》,亦未加纂。全书与《通志》相衔接,诸略始于五代,迄于明末。二十略中的有些记述,较《通志》更为具体详细;对《通志》的《昆虫草木略》某些错误之处,还作了订正。有武英殿刊本,清末浙江书局复刻本。通行有商务印收馆《万有文库二集》、《十通》合刊本,影印精装3册,颇便参考。
书名。清官修。640卷,另有凡例、总目。乾隆三十二年(1767)起纂,四十九年(1784)最后成书。体例与郑樵《通志》大致相同,分本纪、列传、二十略等数大部门。缺世家、年谱,明代纪、传因有《明史》,亦未加纂。全书与《通志》相衔接,诸略始于五代,迄于明末。二十略中的有些记述,较《通志》更为具体详细;对《通志》的《昆虫草木略》某些错误之处,还作了订正。有武英殿刊本,清末浙江书局复刻本。通行有商务印收馆《万有文库二集》、《十通》合刊本,影印精装3册,颇便参考。
即“温宿”(2281页)。
宋时壮族地区物资交流中心。在左江道侬峒思明州(今广西宁明)。通交趾及邕州、广州、湖湘。宋在此设置知寨,管理博易事宜。从交趾输入名香、犀角、象齿、驯象、金、银、盐等物资;输出物产有土布(壮布)及来自内地
古族名。又作昆戎、昆夷、犬夷、犬戎、畎戎等。商至西周,为※西戎之大族,春秋战国时为※西戎八国之一。原居秦晋,后迁居陇山西,与周族为邻。周“文王事昆夷”(《孟子》),双方时战时和。周穆王出兵征伐,关系破
唐代畲族先民起义首领。广东潮州(今潮安)人。总章二年(669)与族人苗自成,蓝奉高等人,先后领导广东潮州、福建南部畲族先民反抗唐王朝统治的斗争。仪凤二年(677),汀、潮一带的汉族起义军陈谦与其部汇合
南北朝时期仇池杨氏宗室、北魏官员。后仇池国君主※杨难当幼子杨小眼之子。祖难当归附北魏。父袭爵为武都公,拜天水太守。父卒,袭爵,任员外常侍。正光(520—525)中,以仇池、武兴氐屡起兵抗魏,断魏粮运,
西夏官署名。掌国家钱币铸造。始设于夏仁宗天盛十年(1158)。仁宗命监察御史梁惟忠执掌,铸天盛元宝钱,通行于国中。
西域古族名。又作呼揭、呼偈、呼得。位于乌孙西北,与丁零、坚昆为邻。汉代为匈奴属部。三国时拥兵万余。从事游牧。有好马及貂。
见“巴里坤城”(414页)。
1839—1893清朝大臣、史学家。江苏吴县人,字陶士、号文卿。同治(1862—1874)年间中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出督湖北学政,历典陕西、山东乡试,继迁侍读,视学江西。光绪七年(1881)任内阁
隋时突厥汗族。阿史那氏。为地区小可汗。隋开皇三年(583),与阿波可汗同随沙钵略可汗拒战隋军,兵败。素睦于阿波,为沙钵略所忌,发兵击之,败后亡奔达头可汗玷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