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罗卜藏丹津

罗卜藏丹津

①蒙古族喇嘛学者。亦译作罗卜桑丹津,梵文名苏摩提沙沙那达罗。生活于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上半叶。拥有“固什”称号。为喀尔喀蒙古高僧咱雅班第达呼图克图(后移居归化,今呼和浩特)的弟子。著有蒙古著名编年史※《蒙古黄金史》(《大黄金史》)和《圣地五台山记》(亦译称《五台山志》或《五台山旅行指南》)。 ②(1692— ?)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清和硕亲王※达什巴图尔之子。康熙五十三年(1714),受命继袭父位。因不满拉藏汗迎立意希嘉措为六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密与本族台吉察罕丹津盟,阴谋讨伐异己。后得知清军严兵备始作罢。五十五年(1716),青海诸台吉定盟,偕察罕丹津分领左翼。五十九年(1720),随清军护送格桑嘉措进藏。六十年九月十五日(1721.10.16),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于拉萨举行坐床典礼后,他以青海及西藏旧皆和硕特属,己乃固始汗嫡孙,遂谋据西藏以遥制青海。嗣因清廷未令其掌管藏政,而以拉藏汗旧臣康济鼐治前藏,台吉颇罗鼐理后藏,怀怨。雍正元年(1723),诱诸部盟于察罕托罗海,令各仍故号,不得复称清所封王、贝勒、贝子、公等封爵,自称“达赖洪台吉”,揭起反清旗帜。因亲王察罕丹津、郡王额尔德尼额尔克托克托鼐洞察其谋,拒绝参与叛乱,乃举兵往击。清廷遣使劝和,拒不从。复囚清使常寿于军中,遣兵分掠西宁之南川、西川、北川等地。西宁附近寺院纷起响应。清川陕总督年羹尧、四川提督岳钟琪等分道进击,先断其进藏道路,继又阻绝其与策妄阿拉布坦联系,遂溃败。雍正二年二月八日,遭清军三路追击,母阿勒泰喀屯、妹夫格勒克、济农藏巴济札卜、吹喇克诺木齐等被俘,本人遁居准噶尔。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平定伊犁时被俘。获宥,令居京“不许擅出”。二子被编入正黄旗蒙古,分授蓝翎侍卫。

猜你喜欢

  • 术者

    ①见“耶律术者”(1308页)。 ②见“萧仲恭”(1993页)。

  • 黎语支

    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语支之一。分布在海南省。族语支包括黎语和海南省西海岸的昌化江出海处沿江两岸约6万居民使用的“村话”。使用黎语支语言的人口约87万(1982年)。黎语支语言的特点:声母简单、韵母复杂;

  • 日喀则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土质良好之庄园”。亦称昔孜、桑主则、三竹节寨、夏雄甲姆。相传此庄园旧时属仁布宗管辖,称“昔卡桑珠则”;又传该地最初乃以寺庙为中心逐渐扩大形成,故又有“扎什伦布”之称。历为班禅额尔德

  • 珲台吉

    即“鸿台吉”(2117页)。

  • 苗族自称。也作勐。苗语译音。分布在川黔滇地区讲川黔滇方言的苗族,大多使用此自称。其支系尚有蒙豆、蒙来、蒙柏、蒙格勒(以上他称白苗)、蒙周、蒙贝(花苗),蒙斯,蒙抓(青苗),蒙刷(汉苗)、蒙博(黑苗),

  • 恰尔奇刻

    即“克牙气克”(987页)。

  • 李元庆

    1841—1904清末开封农民抗粮罢市运动领导者。开封市郊东乡治台村人。回族。早年参加河南民间秘密会社“仁义会”。为人刚正,好打不平。光绪三十年(1904)秋,因清政府强迫该地农民补交沙荒地税粮,领导

  • 永顺等处宣慰司

    土司名。一作永顺等处军民宣慰司。元至大三年(1310),改永顺路置永顺等处安抚司,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至正七年(1347),升宣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一作六年),永顺宣慰(抚)使顺德汪伦、堂

  • 太昌

    北魏孝武帝(出帝)元修年号。532年,凡1年。

  • 谭绍洸

    即“谭绍光”(24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