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莎车

莎车

①西域古国名。王治莎车城(今新疆莎车县境)。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2300,口16300余,兵3000余。国王之下设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骑君、备西夜君各1人,都尉2人,译长4人。属西域都护。地当丝绸之路南道要冲。居民从事农业。产铁、青玉。宣帝元康元年(公元前65),莎车请立乌孙公主之子,汉外孙万年为王。后莎车王弟呼屠征杀万年,汉另立其昆弟为王。元帝(公元前49—前33年在位)时,莎车王延为侍子,长于长安,敬慕中原文化,参用汉制。天凤五年(18)延死,子康代立。东汉光武帝(公元25—57年在位)初年,康率其邻国拒匈奴。建武五年(29),河西大将军窦融承制立康为汉莎车建功怀德王、西域大都尉,西域五十五国皆附属之。公元九年(33)康死,弟贤代立。破拘扜、西夜、龟兹等国。公元十七年(41),赐莎车王贤西域都护印绶,后改赐汉大将军印绶。是时,国势鼎盛,北降大宛,败于阗,称雄西域。后为于阗王广德击败,另立齐黎为王。元和三年(86),班超发兵大破莎车,遂降汉。三国时改称渠莎国,属疏勒。隋、唐时属于阗。 ②西域古地名。见《汉书·西域传》等。《魏书·西域传》:渠莎国,居故莎车城。《元史·世祖纪》作鸦儿看。《元史·曷思麦里传》作押儿牵。《明史·西域传》作牙儿干。清《西域图志》作叶尔羌。维吾尔语:“叶尔”为地,“”为广。其地宽广,故名。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设叶尔羌办事大臣。光绪九年(1883)置莎车直隶州,二十八年(1902)升为府。民国二年(1913)改莎车县,为新疆南部重要城市之一。

猜你喜欢

  • 怒苏

    部分怒族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碧江县,传说其先民从前居住在丽江、剑川一带,后因纳西族和白族势力扩张,被迫迁至兰坪的澜沧江沿岸,最后又越过碧罗雪山在怒江流域定居。参见“怒族”(1774页)。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右翼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莫霍尔特里,接本部右翼中末旗界;西至喀喇沙尔,接清素珠克图诺们罕界;南至绷察罕诺尔,接军台及瀚海界,北至札木图岭,接本部中左末旗界。有佐领2。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康熙二十七年

  • 洪君祥

    ?—1309元朝将领。高丽人。洪氏。小字双叔。洪福源第五子。年十四,随兄洪茶丘见世祖忽必烈于上京。至元三年(1266),奉命统高丽兵300人。后从秃花秃烈、伯颜等筑万寿山,开通州运河。六年(1269)

  • 大家

    古代中原称有封地的家族为大家(见《左传》昭五年)。《三国志》等史书以此指:(1)高句骊族社会中的奴隶主(一说为地主)。《三国志·魏志·高句骊传》:“大家不佃作,坐食者万余口,下户远担米粮鱼盐供给之”。

  • 梅加羊

    见“西阳蛮”(696页)。

  • 太宗入汴

    契丹王朝初期入主中原的重要事件。辽太宗会同五年(942),后晋太祖石敬瑭卒,子石重贵继位,因对契丹“称孙不称臣”,态度怠慢,引起辽太宗耶律德光恼怒,遂发大兵讨伐,几经反复,至九年(946)十二月,直下

  • 李锦贵

    ?—1861清咸丰年间广西上林壮族起义首领。上林县东(今广西田东县东南思林南、右江南岸)关村人。壮族。自幼勤奋好学,精通诗文。为人刚直侠义,颇孚众望。咸丰(1851—1861)初,被村人举为东关团总。

  • 萧仲恭

    1090—1150辽末后族。原名术里者,又记作术者。契丹族。为天祚帝姨夫,中书令萧特末子。性恭谨有礼。幼时为孩儿班班使,天庆五年(1115),任副宫使,后迁本部详稳。保大二年(1122),为护卫太保,

  • 撒合辇必剌谋克

    金代女真语官名。“撒合辇”意为“黑”, “必剌”意为“江”或“河”, “谋克”为“百夫长”之意。三词组合,意为“黑河百夫长”。为驻黑河之军事长官,地位远比百夫长高。原为骨典乣详稳,贞祐四年(1216)

  • 完颜亶

    1119—1150金朝皇帝,即金熙宗。本名合刺,亦作曷剌马。女真族。完颜氏。太祖※阿骨打孙,景宣皇帝※完颜宗峻长子。自幼习学汉文化,能写诗作赋。太宗天会十年(1132),以阿骨打嫡孙,受命为谙班勃极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