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蒙古内喀尔喀五部领主。亦作斋赛、介赛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第六子※阿尔楚博罗特裔孙,※伯言儿子。部众万余,拥兵5000。占据福余卫故地,驻牧于辽河流域。其盛时势力所及,西起札鲁特,东跨辽河两岸,
五代末罗甸王。又作宇归。系汉牂牁“黑卢鹿”默部第五十四代首领。蜀汉时※济火后裔。宋太祖开宝(968—975)中,受诏谕归顺,仍赐王爵镇一方,世领罗甸(今贵州省南部罗甸县地区),为贵州彝族先民之一支。
即“伯咄部”(1090页)。
①见“耶律雅里”(1321页)。 ②见“涅里”(1933页)。
我国哈萨克族使用的拼音文字。历史上哈萨克族曾先后使用过突厥文和后期粟特文。13世纪以后,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哈萨克族逐渐开始用阿拉伯字母来拼写自己的语言。1917年和1924年前苏联的哈萨克共和国曾两
1796—1854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回族。字子萧。河南固始县蒋家集人。幼聪颖,拜光州回族大儒马彭为师。道光十五年(1835)中举。曾任河南学使吴巢松和陕西学使周元祯幕僚,主讲于关中书院和同州书
元末明初曲家、书法家。回回人。先世西域人。赛典赤·瞻思丁后裔,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乌马儿之子。幼年从回回书法家巙巙学书,笔法工妙,深得其师嘉许。曾授常熟判官,与张宪、丁鹤年等人友善。元末张士诚踞吴时,于其
元朝名医。回回人。善长营养学。天历三年(1330),编成《饮膳正要》3卷,广泛辑录历代名医秘方、验方及蒙古地区的饮食疗法,如牧区的饮食马奶、牛骨髓等,汇饮食营养学和药物学知识为一体,是一部较完整的营养
见“黑石炭”(2227页)。
1895—1921近代学者。字君楚。浙江上虞人。※罗振玉之子。幼通敏,10岁读父藏书,未冠博通法、德等国文字,继治东方诸国文字。首治梵文,并解读当时所出之数种西夏文献、碑刻,是中国最早解读西夏文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