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源流

蒙古源流

书名。蒙古编年史。原名音译《哈敦·温都苏鲁·额尔德尼因·托卜赤》,汉译作《诸汗根源之珍宝史纲》,简称《珍宝史纲》,今通称《蒙古源流》。东蒙古鄂尔多斯部乌审旗※萨囊彻辰以蒙文撰写。成书于康熙元年(1662)。作者汇集《本义必用经》、《红册》、《白史》、《汗统记》、《大黄史》等7种蒙、藏文典籍、重要蒙文史料以及民间口传、史话等,并结合自身经历、见闻综括成书。内容广泛,记述世界的形成,佛教的起源和传播,印度、西藏诸王世系,蒙古古代史,成吉思汗的业绩,元朝诸帝,忽必烈兴佛教,元惠宗(顺帝)失国,北元汗系,东西蒙古之间的斗争,达延汗统一蒙古,后金的兴起及征服蒙古各部等,书首尾有前言和跋语。该书是17世纪蒙古编年史中最完整的代表作,与《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同被誉为蒙古三大历史著作。其后半部是研究明代蒙古各部及其社会制度、政治、经济、军事、蒙汉关系、蒙藏关系、蒙古佛教史的重要历史文献。作者有渊博的知识和史学、文学修养,其收录的民间传说、诗歌和谚语,丰富多彩,语言生动,故亦是研究蒙古语言和文学的重要资料。本书的内容、体例对后世的蒙古文史著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书后即在蒙古族中广为传抄,至今发现十几种抄本流传国内外。原书未分章节,各国在刊行或转译时将其分成3、 8、 10等不同章卷。乾隆三十一年(1766),喀尔喀亲王成衮扎布将其家传抄本进呈乾隆帝。四十二年(1777),馆臣奉敕译成满文,并由满文转译为汉文,分8卷,名《钦定蒙古源流》,收入《四库全书》。1933年经沈曾植、张尔田校勘注释,刊行《蒙古源流笺证》8卷。1961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据喀尔喀土谢图汗家藏古抄本,校以鄂尔多斯抄本和该国图书馆收藏的另一抄本,在乌兰巴托出版,称库伦本。1962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将伊克昭盟鄂托克旗阿拉克勒德陵地方发现的抄本影印出版。此外,俄国人施密特将其收藏抄本于1829年在圣彼得堡出版,称施密特本。1981年,内蒙古学者道润梯步据蒙文抄本重译为汉文。以满、汉、德、日等文字翻译出版的书近20种。从18世纪开始,国内外先后对此书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的论著和注释。1962年,在呼和浩特举地了《蒙古源流》成书300周年纪念会。

猜你喜欢

  • 甘布凹

    经书名。一作敢浦凹。原藏于云南盈江新城户回松山德昂族村中佛寺里。系用宽2寸、长2尺左右的1块黄金、1块铜、1块象牙、1块厚纸板与3块优质木板组成。象牙、木板约1分厚,金、铜较薄,一面镌有缅文,一面镌有

  • 瓜藤亲

    土家族婚俗。亦称扁担亲、骨种等,即姑舅表亲。姑家之女先得由舅父家迎娶,舅父家不娶,方可嫁于外人。此俗源于原始的两合族外婚制,为血缘婚、亚血缘婚制残余。此类婚俗在苗、布依、侗、水等民族中也有遗存。仅名称

  • 阿噶

    见“阿哈”(1194页)。

  • 萧乐音奴

    1023—?辽代将领。字婆丹。奚族。为奚六部敞稳萧突吕不之六世孙,萧拔剌子。史载其貌伟善辩,能通契丹、汉两种文字。善骑射击鞠,所交皆名士。年四十,始入仕,为护卫,参与平定皇太叔耶律重元叛乱,以功迁护卫

  • 打赖宰生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又译称我摺进台吉,简称打赖台吉或宰生台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孙,※辛爱黄台吉第七子。驻牧于兴和(今河北张北附近)及以北地区,拥兵万余骑。在山西新平市口等处与明朝互市,同明关

  • 察罕廋尔

    清代地名。位于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中右翼末旗东(今蒙古巴彦乌拉南)。地因山得名。土地肥沃,牧草丰茂。康熙(1662—1722)末年,清朝政府与准噶尔部关系恶化,清军为防备策妄阿拉布坦派兵袭击,于其地筑城

  • 狮泉河

    ①河名。藏语称“森格藏布”。意为“狮口河”。在西藏自治区西部,源出冈底斯山之北,西北流汇噶尔河后,流出国境称印度河,经克什米尔折而南流,经巴基斯坦流入阿拉伯海。全长430公里。②镇名。1965年置,在

  • 大钧老

    渤海国宗王、大臣。末王※大諲譔(906—926年在位)时,官礼部卿(一说《高丽史》记“渤海礼部卿大和钧均老司政大元钧”,其中“均”为衍文,老与司政连读,即大元钧为“老司政”)。后唐同光三年(高丽国太祖

  • 西辽河

    河流名。位于内蒙古东部。全长814公里,经内蒙古境内约450公里。西源从西南流向东北,至海流图附近与西拉木伦河汇合,称为西辽河,自西向东横贯科尔沁草原。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泥沙含量较大,为仅次于

  • 耶律涂山

    辽末投金将领。契丹族。系出辽遥辇氏。在辽,世为显族。入仕,累官金吾卫大将军。保大五年(1125)正月,率部降金,授尚书,为西北路招讨使。十月,为先锋从伐宋,破宋将折家军于汾州(今山西汾阳),继攻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