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蓝市城

蓝市城

西域古城名。见《史记·大宛列传》,在妫水(今阿姆河)南,为大夏都城,有市贩贾诸物。古波斯大流士大帝(前522—前486年)碑铭作巴克特拉。公元前329年,希腊一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在此建亚历山大里亚城,后汉文译作蓝市城。公元前250年,狄奥多德定都巴克特拉,以城名为国名,建立希腊·巴克特里亚(大夏)王国。此城以其富庶,被称为“城市之母”。公元前128年后不久,西迁的大月氏南渡妫水,灭大夏,亦建都于此。《汉书·西域传》作监氏城。《后汉书·西域传》作蓝氏城。后以巴耳黑著称,阿拉伯语名“乌穆示·比拉德”。即今阿富汗伐济腊巴德。参阅“缚喝”(2416页)。

猜你喜欢

  • 人寮

    古代壮族土官婚俗。流行于广西左、右江流域。宋、元、明、清时,壮族土官婚娶,盛行新郎到新娘家举行婚礼之俗。届时,女方父母为其女在距村五里外盖一草屋,称为“寮房”,然后敲锣打鼓,把新郎和新娘送进“寮房”,

  • 板升

    明代汉人在塞外建立的村舍、田园。亦译作板申、拜牲、白兴等。蒙古语音译。一说源于汉语的“升板筑垣”,一说源于汉语“百姓”。明朝后期,大批汉族兵民迁入※俺答汗统治的土默特等地区,“造室力农”,开荒种地,修

  • 回回历法释例

    书名。明代解释伊斯兰教历法之书。1卷,书末有成化十三年(1477)南京钦天监副贝琳跋文。又附《译天文书》,1卷。洪武十五年(1382)钦天监灵台郎海达儿(又译黑的儿)、阿答兀丁、回回大师马沙亦黑、马哈

  • 打箭炉志略

    书名。约成书于乾隆(1736—1795)末年。仅见有传抄本,出自前清史馆所藏旧抄本,原本霉烂,多缺字,经近人吴丰培于1979年据四川通志、清史稿疆臣年表加以补订。内分建置、疆域、职官、山川、津渡、城垣

  • 交刚之战

    春秋时期白狄与晋国之间的一次战争。春秋初期,白狄分布于今陕北和晋西北一带,与秦、晋及赤狄为邻。周定王十三年(前594),晋景公灭赤狄潞氏。翌年,又灭赤狄甲氏、留吁、铎辰等部,白狄遂与晋国直接接触。在秦

  • 杉木洞起义

    1938年四川凉山会理县杉本洞彝族人民的反奴隶主斗争。由于当地诺伙奴隶主阿俄家、尔恩家残酷压迫、剥削和屠杀彝族属民和奴隶,涅额家※曲诺联合※阿加奴隶举行武装起义。起义者在涅额依哈(汉名吴德才)、且萨里

  • 哈赤

    元代蒙古官名。放牧大印子马群者及执事官员。时元廷有14道牧地,其“马之群,或千百,或三五十,左股烙以官印,号大印子马。……牧人曰哈赤。有千户、百户、父子相承任事。”(《元史·兵志三》)隶属太仆寺。朝廷

  • 胡母思山蕃

    见“忽母思部”(1489页)。

  • 秦难见闻记

    书名。清同治年间(1862—1874)东阿居士撰。日记体裁。此书系据作者在西安的亲身见闻,对同治元年(1862)二月二十八日至二年(1863)十二月二十八日陕西回民起义、太平军进军陕西以及回民起义军沉

  • 萧阿剌

    ?—1061辽后族。汉名知足。字阿里懒。契丹族。北院枢密使※萧孝穆子,兴宗仁懿皇后※萧挞里弟。史载其性忠果,晓世务,有经济才。自幼,在宫中长大,得兴宗宠爱。重熙六年(1037)入仕,为弘义宫使。累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