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蛋卜

蛋卜

旧时海南岛五指山黎族地区出猎前一种特有的宗教活动。由狩猎带头人用一根木刺在鸡蛋一端钻一个小孔,把蛋青倒出弃于地上,把半空的蛋放在平地上作顺时针旋转,俟停定后,有孔一端正向着占卜者,则出猎大吉,小孔偏左或偏右,猎获可能不大,但仍可出猎,若小孔与卜者成相反方向,则预兆不吉,往往取消这次出猎。

猜你喜欢

  • 兀惹

    ①辽、金时东北部族名。又作吾惹、乌惹、屋惹、嗢(盟)热,或说即※“乌舍”异译。一说其来源于黑水靺鞨兀儿部。史未载其具体所在,一般认为约分布在今绥芬河中上游至乌苏里江流域一带,一说其地包括牡丹江广大山野

  • 黑水河桥敕碑

    西夏碑刻。西夏仁宗乾祐七年(1176)建于甘州(今甘肃张掖市)城西10里黑水河桥。碑高1.15米,宽0.70米。碑文两面,阳面汉文,楷书13行,行30字;阴面藏文,楷书21列。碑文记述仁宗李仁孝为黑水

  • 牒里得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12宫1府,12宫下均设抹里。牒里得为辽世宗※积庆宫下之一抹里。“牒里”,又译作“迭里”,“得

  • 南京

    地名。中国历史上首都或陪都的建号。所在因朝代或时间不同而有异。我国少数民族建号南京的有:①渤海王国五京之一。大钦茂为王时(737—793)建,以地在渤海国南境,故名。故址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但有在该

  • 畏兀体蒙文

    见“回鹘式蒙古文”(785页)。

  • 海东青

    鸟名。亦称“海青”。雕的一种。因产于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中游以东至海地(包括附近海岛)而得名。善捕水禽小兽,以翼搏击,“大者力能制虎”,有“羽中虎”之称。以羽色纯白为贵,白而杂他色者次之,灰色者又次之。捕

  • 合儿石

    即“万安宫”。(104页)。

  • 打虎儿

    即“达斡尔族”(735页)。

  • 吐屯

    突厥汗国官名。突厥语音译。为监察之官,职掌与唐朝御史略同,多由阿史那氏成员充任,分遣各部以监其政事,权力颇大。《隋书·契丹传》:“突厥沙钵略可汗遣吐屯潘垤统之……室韦分五部,突厥常以三吐屯总领之。”与

  • 西苗

    苗族的一支。名称始见于明代。主要分布在平越(今贵州福泉)、黄平、瓮安、清平(今凯里西)、贵阳等地,有马、谢、罗、何、卢、雷等姓。详见“苗族”(13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