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王
封爵名。西秦,系十六国之一。淝水之战后,陇西鲜卑贵族乞伏国仁于晋太元十年(385)称大单于。其弟乞伏乾归嗣立,于更始元年(409)改称秦王,史称西秦。占有今甘肃西南部。北魏神䴥四年(431),吐谷浑王慕璝大败夏国,俘夏主赫连定,灭夏国,奉表于北魏,请送赫连定入魏京平城(今山西大同)。尽收西秦故地,北魏太武帝以此王号封之。
封爵名。西秦,系十六国之一。淝水之战后,陇西鲜卑贵族乞伏国仁于晋太元十年(385)称大单于。其弟乞伏乾归嗣立,于更始元年(409)改称秦王,史称西秦。占有今甘肃西南部。北魏神䴥四年(431),吐谷浑王慕璝大败夏国,俘夏主赫连定,灭夏国,奉表于北魏,请送赫连定入魏京平城(今山西大同)。尽收西秦故地,北魏太武帝以此王号封之。
蒙古部名。一称青海厄鲁特。清代青海和硕特、土尔扈特、绰罗斯、辉特4部总称。4部分牧而处,共28札萨克。其中和硕特部人最多,有21札萨克,土尔扈特部4札萨克,绰罗斯2札萨克,辉特部1札萨克。初不设盟,无
参见“梅伦章京”(1979页)。
参见“回回国子学”(784页)。
?—1646清初蒙古王公。苏尼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郡王腾机思族兄。号巴图尔济农。原服属察哈尔部,后依附喀尔喀。天聪九年(1635),奉表后金贡驼马。崇德三年(1638),复遣使
高句骊国官号。其名仅见于《新唐书》,为高句骊国十二级“大官”中的第十级。位于※“小使者”之下,“先人”之上(《北史》、《周书》所列之十二级大官中不见此称)。与诸官分掌内外诸事。
元代古族名。今纳西族。又作“摩些”等。为汉晋时“摩沙夷”、唐宋时“磨些蛮”的同音异译。元李京《云南志略》:“末些蛮,在大理北,与吐蕃接界,临金沙江。”元代居住地区基本与南诏、大理时期相一致,以通安、宝
见“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2238页)。
※西羌的一支。因居于白水流域,又称白水羌。《北史》本传称居于亭街以东,平武以西,汶岭以北,宕昌以南。《通典》称今交川郡(四川松潘)之南,通化郡(四川理县、通化)之北,交川、临翼(松潘茂汶间)、同昌(甘
?—754唐代铁勒族同罗部首领。原臣服于西突厥,任西部叶护。开元三年(715)与后突厥首领默啜战于碛北,溃。天宝元年(742)率众附唐。玄宗封其为奉信王,赐姓名李献忠。八年(720)率部从哥舒翰伐吐蕃
明代蒙古右翼阿苏特部领主。又作合罗气把都儿台吉、诺木达喇古拉齐诺延、诺们达喇呼拉齐,简称哈罗气、合落气等。孛儿只斤氏。※巴尔斯博罗特济农孙,※博迪达喇第三子。驻牧于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以北,今内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