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兀慎
蒙古都儿鲁斤(迭儿列斤)诸部之一。又作旭申、许慎、温慎、忽神。原依附主儿乞部,南宋庆元三年(1197),主儿乞部为铁木真(成吉思汗)击败后,该部一部分归附铁木真。成吉思汗麾下大将,“四杰”之一博尔忽即出自该部。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时,因战功封为千户那颜,后于太祖十二年(1217)征讨秃马惕部时战死。其曾孙月赤察儿历仕世祖、成宗、武宗三朝,为元朝重臣,封淇阳王。其家族与元朝皇室有世婚关系。
蒙古都儿鲁斤(迭儿列斤)诸部之一。又作旭申、许慎、温慎、忽神。原依附主儿乞部,南宋庆元三年(1197),主儿乞部为铁木真(成吉思汗)击败后,该部一部分归附铁木真。成吉思汗麾下大将,“四杰”之一博尔忽即出自该部。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时,因战功封为千户那颜,后于太祖十二年(1217)征讨秃马惕部时战死。其曾孙月赤察儿历仕世祖、成宗、武宗三朝,为元朝重臣,封淇阳王。其家族与元朝皇室有世婚关系。
?—1762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和硕亲王※善巴孙,达什敦多布次子。雍正十一年(1733),袭札萨克和硕亲王。乾隆十六年(1751),授所部副将军,寻授副盟长。十七年
即“晃豁坛”(1867页)。
古城堡名。故城在今青海民和县西北史纳村。背靠阿拉古大山,面临湟水,右控老鸦峡,左挟享堂峡及浩门河。东晋太元二十年(395),鲜卑秃发乌孤击败乙弗、折屈等部,筑湟中廉川堡,以为都城。安帝隆安三年(399
清代内蒙古土默特与达拉特两旗交界处因黄河变迁形成的冲积地。地沃,宜于垦种,两旗蒙古王公贵族互相争夺,发生该地归属权的纠纷。光绪十二年(1886),经清廷裁决,四成归达拉特旗,称为“四成地”,六成归土默
即“俚人”(1680页)。
西汉时西域内属诸国的总称。《后汉书·西域传》:“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其地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玉门以西,葱岭以东。东汉荀悦《汉纪》分之为27小国、9个次
※契丹部族名。据《辽史·国语解》:“北剋、南剋,掌军官名,犹汉南北军之职”。统和十二年(994),以※奚府二剋所辖民户分置二部,成为辽圣宗三十四部之一。部民原为所俘奴隶,时获释免,取得平民地位。部设节
即“田曼如”(562页)。
见“于阗”(58页)。
经书名。一作敢浦凹。原藏于云南盈江新城户回松山德昂族村中佛寺里。系用宽2寸、长2尺左右的1块黄金、1块铜、1块象牙、1块厚纸板与3块优质木板组成。象牙、木板约1分厚,金、铜较薄,一面镌有缅文,一面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