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部族官

部族官

辽代官制。又称北面部族官。为管理部族事务的官称,属北面官列。辽自太宗得燕云16州,境辖汉族突增,为适应需要,对境内各族采用“因俗而治”之策。其“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国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事之事。”(《辽史》卷45)部族原为契丹及北方少数民族以畜牧为主业的传统基础组织。《辽史》云:“部落曰部,氏族曰族。契丹故俗,分地而居,合族而处。”(卷32)终辽之世,对境内部族几经整顿,有大、小部族之分。大部族以五院部、六院部、乙室部、奚六部等四大王府为主。机构设有北大王院、南大王院、乙室王府、奚王府等。其职设:部大王(原名夷离堇)、部左右丞相、部太师、部太保、部太尉、部司徒(原名惕隐)、部节度使、部族详稳、部族都监、部族将军等。小部族有49个。机构设部族司徒府、部族节度使司、部族详稳司等。职设:司徒、司空、节度使、详稳等。大、小部族基层单位为石烈(相当于“县”,或“乡”),其正职:大部族称夷离堇,小部族称令稳。副职皆称麻普(又作“马步”,本名“达剌干”)。佐僚称牙书(又作“牙署”)。下属机构为抹里(又作“弥里”),正职称辛衮(本名“马特本”)。

猜你喜欢

  • 永昌记

    书名。佚名氏撰。约成书于汉魏时,为云南古志书,卷数不详,已佚。《太平御览·兵部》卷89引有其文:“哀牢王出入射猎骑马,金银鞍勒加翠毛文饰。”《初学集》卷22后一句作“文帝秦王金银鞍加翠毛之饰”。后人认

  • 中俄布连斯奇界约

    清朝政府与沙俄政府关于中俄中段边界线的界约。中俄两国政府各有所执,双方经过48次会谈,终由中国政府作出让步,于雍正五年(1727年)在布拉河畔布拉村签订此条约。签约代表中方为策凌、四格、图理琛,俄方为

  • 古木卫

    亦作古木河卫,见“可木卫”(491页)。

  • 血缘婚

    具有血缘关系之同辈男女互为夫妻的婚姻形态。由美国学者摩尔根依据夏威夷亲属制度首先提出的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有规范的婚姻,其典型形式为一对配偶的子孙,每一代均互称兄弟姐妹,并互为夫妻。即祖父母及其从、表兄弟

  • 阿尔泰办事长官

    见“阿尔泰办事大臣”(1248页)。

  • 颇里

    见“剖阿里”(1905页)。

  • 安坤

    ?—1664明末清初贵州水西土官。彝族。南明时袭水西宣慰使。永明王加授光禄寺少卿。领有水西(今乌江上游鸭池河以西,即黔西、息烽、修文之西,普定之北,水城之东,大方之南的广大地区)。清顺治十五年(165

  • 凤历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智廉年号。1201—?。

  • 阔亦田之战

    蒙古乞颜部首领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战役之一。又作“阙亦坛之战”。南宋嘉泰二年(1202)秋,乃蛮部不欲鲁汗(杯禄汗)虑铁木真强大难制,遂联合蔑儿乞、斡亦剌等部,东征铁木真与克烈部王罕。札只刺

  • 耶布移守责

    西夏官员,党项羌族。夏景宗李元昊时(1032—1048)任容州刺史。天授礼法延祚四年(1041)十月,李元昊欲攻宋麟、府2州,命其率兵攻之,屡败,即引兵据府州(今陕西府谷)北之琉璃堡,分列三砦以守。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