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喇纳

阿喇纳

①清朝将领。蒙古族。土默特部人。归化土默特左翼都统※古禄格第五子。初任佐领。康熙二十五年(1686),袭都统,掌土默特左翼,驻守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二十七年(1668),选兵与副都统阿迪侦御准噶尔部噶尔丹。三十年(1691),受命护视附归化城游牧之喀尔喀部众。三十五年(1696),随大将军费扬古击准噶尔部噶尔丹于昭莫多(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市东南),运炮79门贮归化城。三十六年正月,助军驼,三月,因军律废驰,削职。②(?—1724)清朝将领。蒙古正黄旗人。乌弥氏。※阿南达长子。初袭其祖哈岱世职,授三等侍卫。累进散秩大臣。康熙五十五年(1716),授参赞大臣。五十六年,随军征准噶尔部,率1300人自乌兰乌苏深入乌鲁木齐。五十九年(1720),奉靖逆大将军富宁安命,率军4000自吐鲁番出边,破敌于齐克塔木。六十年,率师进取吐鲁番,并留驻其地,败策妄阿拉布坦来犯之敌,以功授协理将军,筑城屯垦。雍正元年(1723),擢镶红旗蒙古副都统。随军征青海,驻布隆吉尔。大败阿喇布坦苏巴泰来犯之军。二年,卒于军,谥僖恪,加骑都尉。

猜你喜欢

  • 洛纳山口

    为清代西藏与哲孟雄(锡金)分界处。又作罗那克山。乾隆时设有鄂博。

  • 纳合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纳喝。来源于部名。原居耶悔水(今图们江上游,一说为今辽宁开原县境叶赫河)等地。金亡北宋后,很多迁出故地,居西京(今山西大同市)、大名路(治今河北大名县)诸地。

  • 屈利水

    古水名。所指众说不一,主要有4说:旧一说是“匋利水”之笔误,即今嫩江下游西岸支流洮儿河;或说为洮儿河北之绰尔河。今人或认为是绰尔河北之雅鲁河,或说是嫩江中游西岸支流诺敏河。南北朝时,从东北重镇和龙(今

  • 达凌阿

    ?—1830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佟佳氏。嘉庆(1796—1820)年间,以键锐营前锋从永保镇压湖北、四川白莲教起义,擢副将、总兵等职。道光二年(1822),擢乌鲁木齐提督。六年(1826),率兵四

  • 格哷图台吉

    1491—?明代蒙古贵族。一作格哷迪,又称察罕孟克,汉文史籍译作克列兔台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子,古实哈屯生。卒后无嗣,故史称“无守护封地的子孙”。

  • 武冈僚

    见“飞山蛮”(153页)。

  • 腰站

    指在两个相距较远的驿站之间设置之驿站。清制,台站除正站外,有时亦设腰站,蒙古语称“扎古尔玛克”或“哈必尔噶”,根据人员、设备来区分。一般规定,正站为50家,称“塔宾格尔”,腰站为20家,称“和林格尔”

  • 察割之乱

    辽代(契丹)初期重大政治事件。察割,即耶律察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四弟耶律安端子,为辽世宗耶律阮的族叔。世宗即位时,淳钦太后不允,将兵抗击,在此两强争斗之时,他见世宗宽厚,乃怂恿其父投附世宗。后世宗确立

  • 三濮

    汉晋时对※黑僰濮、※文面濮、※赤口濮的统称。参见诸条。

  • 格育萨木

    门巴族民间木制餐具。门巴语音译,意为“敞口小木碗”。其器型、取材、制作工序与※格育雅古相同。只是器物规格比其小的区别。产于西藏门隅地区。当地居民及部分藏族用于喝酒、酥油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