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宝

阿宝

?—1739

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清多罗贝勒※和啰理第三子。康熙四十三年(1704),娶和硕格格,封和硕额驸,赐第京师。四十八年(1709),袭父爵。五十四年(1715),以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扰哈密,任右卫将军费扬古参赞,率属众驻防推河。继会西安将军席柱等,移驻巴里坤,击准军于伊勒布尔和硕、阿克塔斯、乌鲁木齐诸地。五十七年(1718)赴青海,参赞延信军。相继败准噶尔部大策凌敦多布军于卜克河、齐诺郭勒、绰玛喇等地。五十九年(1720)秋,护送达赖喇嘛格桑嘉措进藏坐床,受命统兵500驻藏,参赞达策旺诺尔布军。雍正元年(1723),撤驻藏兵。会青海罗卜藏丹津叛,受命听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调遣。旋因遭年羹尧妒忌,被遣归游牧。诏令进京朝觐,封多罗郡王。二年,罗卜藏丹津乱平,以阿拉善为宁夏要地,归牧山后。请赐青海旷地,钤诸部,获青海贝子丹忠所遗博罗充克克牧地。七年(1729),以博罗充克克地隘,擅请牧乌兰穆伦及额济讷河,被削爵。寻复爵,仍归牧阿拉善。

猜你喜欢

  • 养易斋学人

    清代满族女文人。清宗室嘎公之女,袭封男爵珠亮妻,封一品夫人。嵩山、峒山母。著有《养易斋集》。

  • 拜音图

    清初将领。满族,显祖宣皇帝孙,追封笃义贝勒巴雅喇弟三子。后金天聪八年(1634),授三等子爵。随贝勒阿济格迎察哈尔来降之土巴济农。九年底,授镶黄旗都统。清崇德元年(1636),随武英郡王阿济格征明,略

  • 塔阳罕

    见“太阳罕”(273页)。

  • 东夷

    古代夏族及后来的汉族对东方诸民族的泛称。“夷”原是夏商周时期对周边各族的泛称,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以夷蛮戎狄配四方,因有是称。《礼记·王制》云:“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南方曰

  • 沙里

    契丹语音译,《辽史·国语解》:“沙里,郎君也”。一种带有赞美之意的称号。辽、金皇室成员中的青年男子,多有被称为“郎君”者。有时亦与其他词连用,如“挞马狘沙里”(侍从郎君),“阿主沙里”(“阿主”,“父

  • 罗殿国

    古国名。一作罗甸国、罗国、罗施鬼国。唐宋时期牂牁地区乌蛮所建地方政权。唐开成元年(836),鬼主阿珮内属,被封为罗殿王,世袭爵,领罗殿国地,辖今贵州罗甸、贞丰、册亨、兴义、普安、普定、安顺、贵阳等地,

  • 哈铭

    明朝通事(译员)。汉名杨铭。蒙古族(一说回族)。幼从父为明朝通事。正统(1436—1449)中,随吴良出使瓦剌,被羁留。正统十四年(1449),明英宗征瓦刺兵败被俘,受命为英宗和也先作蒙汉语通事,侍从

  • 陶虎

    即“陶新春”(1960页)。

  • 南越

    古族名、古国名。亦作南粤。越人一支。秦汉时主要聚居在以番禺(今广州)为中心的南海郡(今广东省大部分地区)。族人由来说法不一:有夏禹后裔说;越国人南迁说和土著说(多数学者赞成后者)。很早就种植水稻和饲养

  • 贡日贡赞

    唐代吐蕃王子。又作恭日恭赞。《敦煌吐蕃历史文书》作贡松赞。※赞普松赞干布子,母蒙萨赤江,曾与母共建叶尔巴寺。13岁参政。据《拉达克王系》载此时从汉地得到茶和乐器。关于其生卒年,诸书互异。《西藏王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