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尔浑

阿尔浑

?—1275

蒙古国官员、伊儿汗国大臣。又译阿儿浑、阿尔浑·阿合。蒙古斡亦剌部人。千户太出之子。一说其出身低微,家境贫困,荒年,父曾以其易一牛腿。通晓畏兀儿文书。元太宗时任必阇赤(书史、书记),颇受重用。后任阔儿吉思的八思哈(镇守官)和那可儿(伴当),辅佐治理阿姆河以西波斯诸州。乃马真后称制元年(1242),继阔儿吉思任波斯诸州行政长官。翌年,抵达呼罗珊后,即宣读札儿里黑(敕令)。继赴伊剌克和阿哲儿拜占等地,整顿民政,废除非法赋敛,拘收诸王滥发之符牌。曾先后参加定宗贵由、宪宗蒙哥的翊戴大会。受宪宗命继掌阿姆河等处行尚书省事,佩虎符。遂调查人口,编制户籍,统一征税制度,按贫富分别计丁出赋,蠲免其他一切赋敛。并以丁赋供给签军、驿站、使臣之费,不再科派于民。宪宗三年(1253),旭烈兀西征并总督阿姆河以西波斯等地军政,他受命管理财赋,负责供输。八年(1258),伊儿汗国建立后,主管财政。并先后辅助旭烈兀长子阿八哈(阿巴哈)、孙阿鲁浑镇守呼罗珊(今伊朗霍腊散省及阿富汗西部)、祃拶答而(今伊朗马赞德兰省)。与蒙古汗室联姻不绝,权倾汗廷。历仕数汗,前后治理呼罗珊等地30余载,革弊政,善理财,对社会安定及经济发展起过一定作用。

猜你喜欢

  • 安抚处置使

    见“安抚使”(908页)。

  • 渴塞

    即“柯散”(1590页)。

  • 耶律洼

    辽初大臣。字敌辇,又作迪辇、迪辇洼。契丹族。辽太宗※耶律德光族兄,隋国王※耶律释鲁孙,南院夷离堇绾思子。少有器识,受人敬。辽太祖时,虽未入官,常任以事。太宗时,为惕隐,掌皇族政教。天显十一年(936)

  • 侯公丁

    ?—1539明广西大藤峡瑶民起义首领。广西桂平县人。瑶族。嘉靖十七年(1538),武靖州土目黄贵、韦香勾结地方驻军指挥潘翰臣侵占瑶民田庐,诱杀其兄胜海。积愤,聚众起义,以大藤峡弩滩为据点,与官府抗衡。

  • 巴沙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西宁卫。《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其族“居牧塞外,去卫治北一百余里。北至大通河,西至北川塞外,东接大通城,广袤五百余里。无庐舍,多罽帐。”其活动范围大体在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及门源县南境

  • 萨德弥实

    元代医学家。又译沙图穆苏、汉姓沙,字谦斋。回回人。本西域人。元泰定年间(1324—1327),由御史出为江西建昌(治今南城县)太守,封盱江郡侯。为官之暇,研究中医药学。考订名家方书,博采经验诸方,于泰

  • 彭错策旺多吉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由仔本晋升噶伦。同治四年(1865),以瞻对土司工布朗结侵扰理塘,阻塞康藏通道,与四川道员史致康会征,征调贡觉、察雅、芒康等地万余名藏军,兵分三路攻杀工布朗结土司,救出被掠

  • 瓦寺宣慰司

    明清时四川土司名。司治今阿坝州汶川县涂禹山。统辖藏民和汶川部分羌民。土司祖籍西藏,后迁居董卜韩胡(今宝兴县硗碛乡)。明正统九年(1444),有雍中罗洛思者以藏经进贡,封“加渴瓦寺灌顶觉弘善大国师”。十

  •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先世源流

    佛教传说的哲布尊丹巴十五位先世。其说出自第五世达赖喇嘛。顺治七年(1650),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衮布多尔济次子札那巴札尔进藏修习佛经,改宗格鲁派(黄教),第五世达赖喇嘛授予“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称号,

  • 西陲要略

    书名。又称《新疆要略》,清嘉庆十二年(1807)祁韵士纂辑。全书4卷。1卷为新疆天山南北两路疆域、山水、卡伦、军台叙录;2卷为南北西路城堡、职官简叙;3卷为伊犁驻防、兴屯、训练、牧养纲要;4卷概述土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