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巴赖

阿巴赖

?—1671或1672

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又称阿巴赖诺颜、阿巴赖台吉。博尔济吉特氏。卫位特联盟首领※拜巴噶斯次子。原驻牧于额尔齐斯河及额敏河流域。曾参加固始汗对青海和西藏的远征。满族统治者定鼎北京后,屡遣使贡献。顺治十三年(1656),遣使护送俄国使臣巴伊阔夫进京,受顺治帝接见。因与兄鄂齐尔图争夺遗产,长期不睦。在17世纪50至60年代准噶尔部封建主内讧中,鄂齐尔图支持僧格,他支持车臣和卓特巴巴图尔,导致卫拉特全面内战。十四年,与兄对峙于额敏河畔。后经子察衮、侄噶勒达玛调解,暂趋缓和。十七年(1660),战幕重启,咱雅班第达二次出面斡旋,促使双方进行谈判,未果。是年冬,鄂齐尔图引兵3万,进军爱古斯河。次年四月,双方激战于额敏河畔,力弱失败,被迫逃往额尔齐斯河旧牧地,躲匿“寺院城”中。后经母赛汗珠哈屯劝说,鄂齐尔图汗撤兵,并归还所获俘虏、财产。康熙七年(1668)左右,徙牧乌拉尔,与昆都伦乌巴什一起驻牧。因劫掠当地杜尔伯特王公兀鲁思、擒杀土尔扈特部首领朋楚克,十年(1671,一作十一年),被阿玉奇汗俘执禁锢,后被押送俄国莫斯科,死于其地。

猜你喜欢

  • 金微都督府

    唐代在回纥地区建立的羁縻政权。※“六府七州”之一府。位于今鄂尔浑河中游。以仆骨等诸部配合唐军灭薛延陀汗国,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置,以仆骨大首领歌滥延为右武卫大将军、都督。隶燕然都护府。

  • 敕赐祐宁寺碑记

    碑铭。清雍正帝撰文。雍正十年(1732)立。位青海大通县祐宁寺(原称郭隆寺)。碑文记雍正元年(1723)该寺喇嘛参预青海和硕特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叛乱,寺庙被毁。十年(1732)清政府发帑鸠工,复修该寺

  • 弘化公主墓志铭

    武周圣历二年(699)刻制。1927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县南六十里青嘴喇嘛湾。原存武威文庙。志高一尺八寸,广约一尺七寸五分。志文25行,行24字。志盖有“大周故西平公主墓志”九字。墓志主人系唐宗室女,贞

  • 大本曲

    白族民间曲艺。约产生于明代。是在白族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演时由一人说唱,一人以三弦伴奏,音乐随唱词变化。曲调有三腔九板十八调。演唱者加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能够表现出复杂的思想感情和人物的活动,已

  • 高昌回鹘

    即西州回鹘。因其首府置于汉高昌壁故名。参见“西州回鹘”(703页)。

  • 古松马

    藏语音译。指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卫兵差。始行于1912年,凡种一马岗地(支负差的单位)的差巴(支差的人),除出一个※“甲郡马”藏兵外,增加半个卫兵差,使马岗差巴所受剥削增多。参见“甲郡马”(559页)。

  • 东本

    藏语音译。唐吐蕃官名。意即“千户长”或“抚千”,司管千户职能,在万户长之下。详见“吐蕃兵制”(769页)、“部落使”(1906页)。

  • 罗涅河女直

    辽代生女真诸部之一。因居罗涅河,故名。罗涅音近拉林,当为古今译字之异。分布在今拉林河流域。辽天显三年(928)正月,有黄龙府罗涅河女直与达卢古部一同向辽纳贡之记事,此后不见其名。

  • 安阜城

    古城名。位于晶河(今新疆精河县)。乾隆四十七年(1782)十月据丰润堡扩建。城周2里2分,高1.73丈。有城楼四座,雉牒584个。分设4门:东登春、西永丰、南辑和、北保康。典史、都司驻扎。光绪十五年(

  • 绰拉题卫

    见“者列帖卫”(1349页)、“者帖列卫”(13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