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旺罗桑曲旦

阿旺罗桑曲旦

1642—1715

清代内蒙古最大活佛章嘉呼图克图一世(一作二世)。一译阿噶旺罗布桑却拉丹。加佛教传说的十三位先世,亦称第十四世。汉族。生于青海宗喀(今湟中县)依格地区达曲格村,与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同乡。父张益华,母泰木沙。幼年被第四世班禅罗桑曲结选定为章嘉呼图克图。5岁被迎入郭隆寺(后改称佑宁寺)。顺治九年(1652),受小戒,留居郭隆寺,修习多种经典。十八年(1661),入藏晋谒五世达赖和四世班禅,巡礼各大寺。习经三年,修波罗密经。康熙三年(1664),从五世达赖受大戒,潜心研究印藏诸经典。九年(1670),在拉萨举行盛大讲经法会,以渊博的佛学修养,折服众多喇嘛,名声从此远播,许多印藏僧人拜其门下。二十二年(1683),返回青海。二十三年,达赖喇嘛的使者噶勒丹锡哷图奉旨前往喀尔喀蒙古调解札萨克图汗和土谢图汗的内争,路经青海,应邀同往,处理和解事宜。二十六年(1687),与噶勒丹锡哷图同至北京向清廷复命,得康熙帝优礼,命住持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南岸)之汇宗寺。旋返青海。二十七年,任郭隆寺法台。三十二年(1693),奉诏赴京,驻锡法源寺,被封为“札萨克达喇嘛”,是驻京喇嘛中的最高职衔。其后常住北京,夏间,随驾至承德避暑。三十六年(1697),奉旨入藏主持第六世达赖喇嘛的坐床典礼。路经甘肃、青海等地,劝导蒙古王公台吉拥护清廷,安定了青海的局势。四十年(1701),被封为“多伦喇嘛庙总管喇嘛事务之札萨克喇嘛”。四十五年(1706),被正式册封为“呼图克图”、“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赐金印,总管内蒙古佛教事务。四十九年(1710),一度至青海讲经说法,不久返京。五十年,清廷在京特建嵩祝寺以居之。五十二年(1713),随同康熙帝巡视多伦诺尔喇嘛庙。康熙帝郑重宣布:“黄教之事,由藏东向,均归尔一人掌管”。从此正式确定了章嘉呼图克图在内蒙古喇嘛教中的最高地位。五十四年(1715,一作五十三),罹病,康熙亲派专使探望。不久,在多伦诺尔入寂。同年,龛座由多伦诺尔运至西宁寺院供奉。

猜你喜欢

  • 广阳杂记

    书名。刘献廷撰。5卷。该书述清初史事多有考证,所记八旗制度以八旗兵饷为最详。有《畿辅丛书》、《功顺堂丛书》等本,1957年中华书局出版汪北平、夏志和点校本。对研究满族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 阿拉坦敖其尔

    1884—?近代蒙古政客。汉名金永昌,字勋卿。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人。蒙古族。1916年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读书。1925年初任北平蒙藏学校校长,因推行北洋军阀的政策,取消蒙藏学校的官费,不久被学生

  • 金满城

    西域古城名。见《后汉书·西域传》。位于车师后部,为戊部候所居,又名候城。即《汉书·西域传》后城。《新唐书·西域传》作可汗浮图城。唐贞观十四年(640)平高昌,于此置庭州,寻废。显庆三年(658)复置,

  • 库伦

    即“古列延”(440页)。

  • ?子布

    古代壮族纺织品。亦称葛布、都布、都洛布。主要产于广西左右江流域壮族民间。以苎麻为原料,先把苧麻纺为极细的纱线,再将纱线织成布。有花纹者,谓之“花��”,轻凉离汗,适于夏季穿

  • 思南宣慰司

    土司名。明置。宋宣和(1119—1125)中,田祐恭内附,世有其地。元改思州宣慰司。至正二十五年(1365),思南宣慰使田仁智遣都事杨琛归附明太祖,纳元所授宣慰诰。朱元璋授仁智三品银印,并授杨琛为思南

  • 魁白

    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原系察哈尔汗属下宰桑。皇太极时(1626—1643年在位),率众归清,授三等甲喇章京世职。顺治元年(1644),随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镇压农民起义军。十一年(1654),从靖南

  • 阿巴哈纳尔部

    蒙古部名。又译阿霸哈纳尔、阿巴哈那尔。成吉思汗弟布格博勒格图(别里古台)十八世孙诺密特默克图始称所部之名。初称阿噜蒙古,依附喀尔喀蒙古车臣汗硕垒,游牧于克鲁伦河流域,后移牧漠南。康熙五年(1666),

  • 额尔类

    见“额勒里”(2532页)。

  • 扎喜那木札勒

    ?—1791西藏地方官员。藏族。七世达赖喇嘛之侄,辅国公贡噶丹增之子。继承父爵。与达赖喇嘛、班禅及掌办商上事务者均保持联系。乾隆五十二年(1787),与子在拉萨新建乃觉拉康寺院。次年,任噶伦,陪驻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