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王系
吐蕃王朝末代赞普朗达玛四世孙赤德尼玛衮西逃阿里,繁衍生息,世代占地为王,史称阿里王系。后,其三子,又各据一方,三分其地:长子日巴衮据芒域(今拉达克),是为拉达克王系。次子扎喜德衮据布让(今西藏普兰),成为当地首领。三子德祖衮据扎不让(今西藏兰达),建古格王朝。
吐蕃王朝末代赞普朗达玛四世孙赤德尼玛衮西逃阿里,繁衍生息,世代占地为王,史称阿里王系。后,其三子,又各据一方,三分其地:长子日巴衮据芒域(今拉达克),是为拉达克王系。次子扎喜德衮据布让(今西藏普兰),成为当地首领。三子德祖衮据扎不让(今西藏兰达),建古格王朝。
元代诗人。字子中。回回人。居杭州。出身进士,曾任建安(今福建建瓯)经历,后升湖广行省(治鄂州,即今武昌)左丞。顺帝至正年间(1341-1368),于庆远路(今广西宜山县)创办义学,以教为任。工诗,多山
1723—1775清宗室、将领。满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从曾孙。乾隆八年(1743),封三等辅国将军。二十三年(1758),以三等侍卫率健锐营兵千人败淮噶尔叛军余部,追至阿克苏,因
朝鲜族传统食品。流行于延边等地区。以白菜为主要原料。朝鲜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载有“菘菹”,即腌白菜。制法:先选出包心较好的白菜,剥去外层菜帮,洗净放进盐水缸内渍泡一两日,待白菜蔫后,取出再用水洗净
见“保惠城”(1682页)。
?—1824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姓瑚锡哈哩氏,字玉亭。乾隆三十三年(1768),由翻译举人考取笔帖式。三十六年,中举人。累官至内阁学士,历任盛京兵部、户部侍郎,后兼管奉天府。六十年,以袒护旗员,下
见“耶律阿保机”(1325页)。
十六国时期后燕宗王、将领。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后燕主※慕容垂之侄,※慕容恪之子。初随垂附前秦苻坚,居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及垂起兵,投奔之。燕元元年(384),垂称王后,封
契丹服饰,腰带。又作蹀躞带。《辽史·国语解》称:“䩞鞢带,武官束带也。”䩞䩞,指带上系佩物品。《仪卫志》记,契丹官朝服,“服紫窄袍,系䩞鞢带,以
岁时节日。流行于今内蒙古陈巴尔虎地区。为鄂温克族牧民旧时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二十六日举行。内容有:把种羊放入羊群,开始宰杀牲畜,储存过冬肉食,决定出卖哪些牲畜,受雇牧工于是日上工或被解雇。
见“火筛”(3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