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王
辽封爵。保宁五年(973),景宗追封皇后祖胡母里为韩王;统和二十九年(1011),南院大王耶律室鲁受封;重熙(1032—1055)中,中书令萧朴由恒王改封;六年(1037),致仕太师张俭特封;十一年(1042),南院枢密使萧惠引军迫宋增岁币,以功进封;清宁元年(1055),道宗即位,封北府宰相、权知南院枢密使事萧阿剌为韩王;《辽史·道宗纪二》:咸雍三年(1067)“南府宰相韩王萧唐古致仕”。
辽封爵。保宁五年(973),景宗追封皇后祖胡母里为韩王;统和二十九年(1011),南院大王耶律室鲁受封;重熙(1032—1055)中,中书令萧朴由恒王改封;六年(1037),致仕太师张俭特封;十一年(1042),南院枢密使萧惠引军迫宋增岁币,以功进封;清宁元年(1055),道宗即位,封北府宰相、权知南院枢密使事萧阿剌为韩王;《辽史·道宗纪二》:咸雍三年(1067)“南府宰相韩王萧唐古致仕”。
?—1466明代蒙古哈喇慎(喀喇沁)部领主。一译博赉。景泰三年(1452),岱总汗脱脱不花、济农阿噶巴尔济兄弟败亡于瓦剌领主也先后,受萨穆尔公主派遣,将阿噶巴尔济孙、哈尔固楚克子伯颜猛可(孛罗忽)救出
东魏、北齐大将。又作厍狄回洛。代人。鲜卑库狄氏。初事尔朱荣为统军。北魏建义元年(528),以预立孝庄帝功,转为别将,赐爵毋极伯。从破葛荣,转都督。荣卒,隶尔朱兆。普泰元年(531),拥众归高欢。从破尔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帖鲁为※遥里部下之一石烈。
见“完颜珣”(1145页)。
古族名。又作离戎。①西戎之一支。因居陕西临潼新丰骊山下,故名。有故骊戎国,秦曰骊邑。国君姬姓,曾与秦人先世通婚。春秋时,晋献公伐之,得骊姬,后为晋所并。 ②指“丽土之狄”(984页)。
著名白文石碑。全称《词记山花·咏苍洱境》。因以白族“七七七五”式“山花体”写成,故名。立于明代景泰元年(1450),原镶嵌于云南大理喜洲圣源寺观音殿壁柱间,现存大理文化馆。质系大理石,碑高110厘米,
?—1863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道光十七年(1837)举人。累官袁州府知府。咸丰三年(1853),会同文武分段守御,防太平军由广西入江西,赏戴花翎。六年(1856),擢布政使。后奉曾国藩令率赣兵在
即“昔宝赤”(1345页)。
壮语称“吭诞”。壮族民间建立圩场(集市)的第一个圩日子。流行于广西那坡、靖西、德保等县。据1948年《靖西县志》载,源于宋朝。相传北宋末年某年某月某日,壮族地区开始建立圩场。届时,农民们将自产的农副产
金封爵,小国一字王号。海陵王时(1149—1161),辽宗室耶律怀义以降金后久戍西陲有功,进封。皇统元年(1141),已故开国功臣之一完颜娄室追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