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刘勰

刘勰

【生卒】:约466—538,一说约465—532

【介绍】:

南朝梁东莞莒人,世居京口,字彦和。早孤,笃志好学,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共居处十余年,遂博通经论。梁武帝天监初,起家奉朝请,后为临川王萧宏记室,任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为昭明太子萧统、沈约等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未几卒。曾整理定林寺经藏。著《文心雕》,全面总结前代文学现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名著。


南朝梁人,字彦和,祖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少家贫好学,依定林寺僧佑居处,十余年间,博通经论。初为奉朝请,历太末令,东宫通事舍人、步兵校尉。以文才为昭明太子及沈约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接着卒。所著有《文心雕龙》五十篇,论述古今文体。(,参见《南名》)


【生卒】:约466—538,一说约465—532

【介绍】:

南朝梁东莞莒人,世居京口,字彦和。早孤,笃志好学,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共居处十余年,遂博通经论。梁武帝天监初,起家奉朝请,后为临川王萧宏记室,任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为昭明太子萧统、沈约等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未几卒。曾整理定林寺经藏。著《文心雕》,全面总结前代文学现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名著。


南朝梁人,字彦和,祖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少家贫好学,依定林寺僧佑居处,十余年间,博通经论。初为奉朝请,历太末令,东宫通事舍人、步兵校尉。以文才为昭明太子及沈约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接着卒。所著有《文心雕龙》五十篇,论述古今文体。(,参见《南名》)


【生卒】:约466—538,一说约465—532

【介绍】:

南朝梁东莞莒人,世居京口,字彦和。早孤,笃志好学,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共居处十余年,遂博通经论。梁武帝天监初,起家奉朝请,后为临川王萧宏记室,任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为昭明太子萧统、沈约等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未几卒。曾整理定林寺经藏。著《文心雕》,全面总结前代文学现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名著。


猜你喜欢

  • 刘烨

    字耀卿,温易子。举进士。天禧初,为右正言。岁饥,黄河决滑州,大兴力役,饥殍相望,奏请免宰相。历右司谏、权判吏部流内铨、三司户部副使等,后累迁刑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知河南府。卒。【生卒】:967—10

  • 刘绎

    【介绍】:唐徐州彭城人。刘知柔子。玄宗开元中,官河南府仓曹参军、关内道度支判官,封彭城县开国侯。擢虞部员外郎,迁金部郎中。

  • 陈哀公

    【生卒】:?—前534【介绍】:春秋时陈国国君。名弱,一作溺。成公子。其妾欲立所生子留为太子,托咐妾弟司徒招谋之。招乘哀公病,杀太子师,立留为太子。哀公怒,欲杀招,招发兵围哀公,公自杀。在位三十五年。

  • 屠隆

    【生卒】:1542——1605字长卿。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从沈明臣学诗,显贵为之延誉,名声大振。万历五年(1577)进士。历知颍上、青浦县,迁礼部主事。被俞显卿弹劾罢官归。纵情诗酒,卖文为生。子妇沈

  • 袁瓌

    【介绍】:东晋陈郡阳夏人,字山甫。西晋时拜吕令。转江都。南渡后,晋元帝以为丹杨令,拜奉朝请,累迁临川太守。苏峻之乱,与王舒起兵讨峻,以功封长合乡侯,任大司农,寻除国子祭酒。丧乱之后,上疏请立国学,设博

  • 褚渊

    【生卒】:435-482字彦回,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娶宋文帝女南郡公主,拜驸马都尉,授著作佐郎。宋明帝即位,迁吏部尚书。明帝卒,遗诏授中书令、护军将军,与尚书令袁粲辅政。以助萧道成代宋,齐封南康

  • 阳从易

    【介绍】:宋泉州晋江人。第进士。累官侍御史,知处州,复改龙图阁学士,知抚州。好学强记,激直少容,喜明白是非,多面折人。有《泉山集》。

  • 李景濂

    字亦周。浙江鄞县人。明朝诸生。明亡后,改从医。侍奉继母有孝行,继母死后,以六十岁年龄而庐墓三年。

  • 元恪

    【介绍】:见北魏宣武帝。

  • 范敏

    阌乡(今河北灵宝西)人。洪武八年(1375)秀才,提升为户部郎中。十三年授为试用尚书。制定了明洪武朝田赋编户制度。次年以不称职罢官。【介绍】:明河南阌乡人。洪武八年举秀才。擢户部郎中。十三年试吏部尚书